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部长谈落实 > 正文
潘力:实施“五共”工作法  奋力谱写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盐亭新篇章
http://www.sctyzx.gov.cn/  (2022-11-21 15:47:58)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绵阳市盐亭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总工会主席潘力

绵阳市盐亭县有汉、回、藏、羌等1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5469人,主要聚居在全省七个回族乡之一的大兴回族乡。近年来,盐亭县委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实施党务“共建”、社会“共治”、文化“共融”、产业“共兴”、民生“共享”的“五共”工作法,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路径,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有效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务“共建”,夯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组织保证。一是抓培养重使用。县委高度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把少数民族干部作为领导班子配备的重要方面谋划,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及时把符合条件、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吸收入党,目前全县共有少数民族干部94人、少数民族党员203人,在全县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搭平台促交流。按比例推选22名优秀少数民族人才担任市、县“两代表一委员”,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参政议政权利。三是建机制提效力。建立健全民族工作县、乡、村三级网络,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少数民族干部、代表人士制度。成立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配备事业编制和专(兼)职民族工作干部21人。先后以“联户联情、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活动为抓手,解民难释民惑息民怨。通过干群“结对认亲”“一对一”上门认亲的方式,使干部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二、坚持社会“共治”,强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法制保障。一是开展普法活动。强化党政干部和群众对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三年来共举办“3个1”法治讲堂、“5个1”法治活动90次,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干部400余人次,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关政策在干部群众中入脑入心。二是搭建议事平台。在村(社区)全覆盖建立议事协商平台、“百姓说事点”,利用议事厅、议事祠堂、议事院落等载体推进民主协商,并吸引村民广泛参与,及时掌握化解涉民生工程矛盾纠纷18件。三是打造法治阵地。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在大兴回族乡健全多元立体化矛盾纠纷化解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公共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室9个,由村干部、老党员、乡贤等组成40人的法律服务团队,成功调处历史遗留矛盾纠纷22件。

三、坚持文化“共融”,凝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精神力量。一是建好“大舞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日活动,印制发放民族团结宣传册1万册,拍摄民族团结宣传片2部,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各族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的认识。建成7200㎡文化团结广场,定期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大讲堂”“民族文化大舞台”;编撰《大兴回族乡青峰村志》,大力推进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有序推进国家级传统村落王家大院抢救性修复,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是搞好“大宣教”。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全县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盐亭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情景。原创《卖烧馍》等民族歌舞,展示党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接续奋斗、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形象,深受各族群众喜爱。三是抓好“大创建”。县委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强基工程、生命线工程来抓紧抓实,2020年,北街社区、弥江路社区创建“市级四星级社区”;2021年,国家税务总局盐亭税务局创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省级示范单位”;大兴回族乡及4村(居)相继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8个荣誉称号。

四、坚持产业“共兴”,打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一是发展“连心场”。在大兴回族乡建设490㎡的规范性牛肉交易市场,年交易额将达2300余万元;成立大兴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43户回族群众致富增收,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二是栽种“连心树”。建立水果产业协会,做强“嫘乡蜜柚”品牌。采用“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建成创业示范基地3个,专业合作社21个,吸纳带动150户少数民族家庭发展特色产业,全乡现有蜜柚柠檬杂柑等果树5400余亩,实现年销售1.3亿元,净利润1400余万元。今年3月,市委统战部机关党员赴大兴回族乡开展“绿化大美山河”主题党日活动,栽种春见等“连心树”300余株。三是搭建“连心区”。根据市委统筹,绵阳市仙海区与盐亭县大兴回族乡结对“区域协同”,连续4年得到仙海区共500万元的项目资金。市自然资源局、水利局一道全力支持大兴黄牛产业融合示范区和大兴青峰村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建设。

五、坚持民生“共享”,筑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群众基础。一是民生惠民落地有声。三年来共争取上级民族事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项目3个,大兴回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12707元,增长到16917元,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党心民心越贴越近。二是教育惠民倾力倾情。近年来,累计投入和引进教育帮扶资金9978.35万元,救助城乡低收入困难家庭学生164414人次,有效助力低收入家庭学生按时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派出教师33人次支援红原县、昭觉县、雷波县等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实施民族地区“9+3”计划,共招收涉藏州县学生234人,毕业后全部就业。三是医疗惠民护航健康。充分发挥卫生健康系统行业优势,培养28名少数民族医务人员,同时组织县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等27家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义诊、免费体检等活动9场,常态化面向各民族群众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惠及少数民族群众8000余人次。以村级卫生室为重点,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方便各族群众就近就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是就业惠民筑牢根基。与绵阳市市人社局、经开区等单位联合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引导广大企业对各民族群众一视同仁,累计为企业招工300余人。设立少数民族创业就业服务平台1个,设立社区民族工作“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5个,依托盐亭职教中心,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6期,培训各族群众1500余人次,有力提升了各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县有1个集体被表彰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人被分别表彰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县委统战部先后获得市级“民族宗教工作先进单位”等5个先进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