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部长谈落实 > 正文
王刚:把握时代要求 发挥独特优势 绘出剑阁侨务工作新蓝图
http://www.sctyzx.gov.cn/  (2023-03-15 09:50:33)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剑阁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侨务工作,剑门关•国际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正式揭牌,县侨联被省侨联评为“先进基层组织”,全省侨联干部培训班在剑阁成功举办,中国侨联“品多彩川味·悟巴蜀文明”实景课堂拍摄工作在剑阁顺利推进,侨务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坚持党的领导,筑牢侨务工作共同基础。

高度重视侨务工作。县委坚持把侨务工作作为工作重要内容来抓,一是成立了县委侨务工作领导小组,特别是剑门关•国际华侨文化交流基地被中侨联命名以来,组建了基地建设工作专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基地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并到剑门关实地调研和解决基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二是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落实专职工作人员,给予专项工作经费保障,为开展新时代侨务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三是建成覆盖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的侨务工作网络。明确全县涉侨部门和29个乡镇都由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分管侨务工作的制度,各单位都确定了1名以上的专(兼)职干部具体抓侨务工作,全县364个村、社区分别由党支部书记兼任侨务工作联络员,做到了侨务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做。四是树立了“大侨务”的理念。把侨务工作纳入乡镇和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上下联手、内外联动、资源共享、实事联办的工作氛围和态势,推动侨务工作从部门、系统向社会化侨务的发展。

二、发挥独特优势,打造侨务工作强劲引擎。

剑门关国际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后,充分发挥“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的优势,采取“三来工作法”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讲爱国主义故事,讲述该县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成就。一是热情服务“主动来”,在后疫情时期及春节期间“主动来”来剑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华人华侨及国外友人达623名,在剑门关国际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制作了热爱祖国和侨务工作的标语2副,发放了剑门关旅行指南及统战关爱的宣传资料2000多份,让客人们看到了祖国的变化、感受到回家的温暖,让统战朋友圈越来越大。二是积极谋划“请进来”,充分发挥侨联会、台联会等组织加强与海外重要社团、重点人士、代表人物和港澳台同胞的联系,邀请他们来剑观光旅游、投资兴业,采取“请进来”的方法共发放兔年新春贺卡3000余份,通过不断结识新朋友,继续巩固老朋友,积极开辟海外联谊新渠道。三是加大宣传“讲出来”,在基地建设中,组织了一批剑阁文化名人、书法摄影家,用文字和图像形象的编写了剑阁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和剑阁侨务三个篇章的宣传画册。通过信息、宣传积极向上、向外报送侨务稿件31条,分别被人民网、中侨联、省委统战部、市委办、市委统战部等单位采用。

三、围绕中心大局,写下侨务工作生动注脚。

一是摸清侨务家底,积极参政议政。巩固和扩大侨务工作联系渠道和网络,完善了剑阁涉侨人员名单,在两代表一委员中推荐涉侨人士6人,侨界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撰写提案、意见和建议5条。二是坚持做优做实“侨爱之家”。县侨联积极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到小区、车站等开展志愿者活动,并组织捐款捐物达100万元,连续两年被省侨联评选为选树典型基层侨联组织和“侨胞之家”。三是围绕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侨界人士紧密围绕市委“拼经济、比发展”的中心大局贡献力量,如侨联副主席陈智天投资建设“二龙核桃产业”园区,去年收入576万元,帮助当地村民实现土地流转户均增收4000余元,务工收入户均增收6000余元,产业分红户均增收9000余元。侨联副主席刘刚,被评选为第三届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四是维护华侨华人合法利益,营造侨务工作新气象。通过搭建沟通平台,不断拓宽渠道,积极为华侨、华人和侨眷服务。同时,利用节假日走访慰问侨眷,关心他们的工作状况、生产生活,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有效凝聚了侨心侨力。

(作者王刚系剑阁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