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巴中 > 正文
巴中市坦溪镇“五大行动”彰显基层统战工作示范点建设成果
http://www.sctyzx.gov.cn/  (2014-06-17 17:23:00)  来源:
分享到: 更多


       2013年以来,按照巴中市“一地(区)一项目、一县(区)一特色”的统战工作特色重点工作要求和乡镇统战工作“进机关、进村社、进校园、进户院、进企业”工作目标,平昌县坦溪镇党委创新机制、强化载体、固化特色、巩固成果,全面启动“五大行动”,着力推进基层统战工作示范点建设上档升位,开创了统战工作与经济发展互动共赢新局面。

      产业致富行动。利用城乡结合部的优势,推动确立依托县城市场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小产业”的发展思路。通过统一战线成员牵线搭桥引进项目、孵化微企、培训技术,支持发展蔬菜、肉兔、苗木、食用菌、瓜果5大产业项目生根落地,建立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产销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各5个,帮助贫困农户增收。协助完成1.2千万元以上的动态投资规划,实施5个重点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300余户农民向中介、经销、营运和服务等领域转化,每年户平增收3万元的致富目标。启动“民企助村”计划,诚邀5家非公企业老总担任镇、村经济顾问,投资1300万元,实施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项目6个。按照巴山新居建设设计规划,帮助改造危旧民房350户,推进光纤广电、交通信息、商贸物流、环保绿化、医疗卫生、综治调解、农家书屋、休闲体育等配套投入,让村民享受城市生活,让新村沐浴改革成果。

      微企创业行动。争取土地整理项目、政府贴息小额贷款和活社会闲散资金,加大微型企业注册、税赋、扶持政策协调力度,就地推动微企发展。协调县金鑫投资公司、金佛投资集团等非公企业,主动为微型企业贷款提供担保贴息或流动资金,帮助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采取民企互动、校企联合等方式,分级次,按岗位,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责成镇级各单位为微型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用工推荐、代理招聘、社会保险等方面“一站式”服务,增强微企造血功能。提供创业资源、产业链、市场前景等动态信息帮助,为微企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动态培育库,集中要素资源对接服务,力争三年内,支持发展微型企业25家,带动200余户农民就地就业,筛选2家以上微型企业挤入全县“百家培育企业”重点培育,哺育1家微型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精心培育和打造先进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提振企业人文精神。

      诚信经营行动。推动出台了县委关于加强基层商会组织建设的相关意见,以试点组建坦溪镇民间商会为平台,广泛吸纳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入会,加强行业自律意识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爱国、奉献、诚实、守信。建立和完善税收自查机制,合法经营,照章纳税,为地方经济发展担当社会责任。完善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体系,构建诚信经营奖励惩戒机制,将非公经济人士信誉等级分为AAA、AA、A、B、C五级,分别表示信誉优秀、良好、稳定、波动、缺失,信誉等级越高,获取的对接服务机率就越高,鼓励和倡导诚信经营、诚信服务及诚信管理。组织开展“同心示范”、“优秀建设者”、“共富典型”、“责任企业”等选树和创建活动,以典型引领,以模范示范,促进非公经济人士逐步成长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和谐共建行动。镇党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议事决策、经费保障,统战委员重点抓好与县级部门和镇机关的联系衔接,与村组、站所、校院、非公经济企业的工作协调,指导镇级相关单位抓好统战工作。开展“进家门、听民声、当调解、促和睦”活动,重点推动建立稳固的和谐干群关系、和谐员企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医患关系,充分调动统一战线、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的积极作用,把构建和谐坦溪作为重要保障,确保镇域内所有人员劳动更加体面、创业更加舒心、生活更加美好。以“三不三议三自主”为导向,加大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建设力度,坚持镇党委对重大事项决策时做到调研在前、论证在前、协商在前;试行村两委对重大事项决策时做到“情况通报在前、群众意愿在前、意见征集在前”;鼓励非公企业对重大事项决策时做到“公示在前、评估在前、协调在前”。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尊重和信任党外人士工作机制,打造阳光政务、温馨政务、和谐政务。多管齐下,做好台侨民宗事务管理,确保社会稳定,在统一战线的助推下,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民生助力行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主动为江口醇、远鸿、温氏、康鹏、渝翔、同凯、金佛、同利、欧菜园等县境内的非公有制企业推介合适的农民工,既让坦溪镇的农民走出去“淘金”,也吸引外乡镇的农民到坦溪来“创业”。动员非公企业提供一些年龄、文化、技能要求“适销对路”的岗位,对口招聘土地流转征用后的农民工就业,并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吸纳农民工稳定就业,力争每年全镇农民务工收入增长20%左右。试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推动村民以土地、林地、宅基地等权属证件为凭,引导农村信用社信贷支持创业意向户发展。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参与土地流转和投资入股,鼓励返乡农民工和有相同创业意愿的农民合伙、参股或单个创业,创建农牧业等创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对接服务、工作考核”五大工作体系,细化引导、扶持、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以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帮扶、救助机制为目标,努力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让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组织社会爱心团队和爱心人士对低保户、敬老院和重病残低收入家庭开展节日慰问、心理疏导、“一对一”帮扶,通过结对帮扶,重点帮助一批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学生。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引导港澳台侨界慈善团体、企业和个人资助坦溪扶贫解困和社会事业建设。指导坦溪小学建立和规范“江口醇‘树人’基金奖”使用制度,鼓励教师潜心教学、学生刻苦学习。 (陈定举 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