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坪乡趱寸坡村位于通江东北部,距县城6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2.6平方公里,耕地683亩,林地18900亩。该村山高谷深,地势陡峭,沟壑纵横,有“九岭十三弯,走路像钻嵌,对面能讲话,相见要半天”的俗语形容其生产生活条件之恶劣,也有“一坡穷光蛋,村穷人心散,姑娘留不住,光棍一大片”的民谣形容该村贫困程度之深,当地群众戏称为“摔死猴子挂死蛇”的地方。自结对帮扶以来,通江县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责任导向,落实“三四五”措施,夯实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抓组织领导,落实三项责任清单。始终把强化组织领导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保障。一是落实领导责任。明确常务副部长分管脱贫攻坚工作,选派驻点领导,统筹推动工作安排、任务落实、监督检查,做到每月与村支两委共同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坚持班子成员每周驻村,靠前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加强对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工作的指导。二是落实工作责任。与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全体帮扶责任人与结对帮扶农户签订帮扶承诺书,切实把责任落实到人。单位选派业务骨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脱产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选派7名干部结对帮扶25户贫困户,结对联系56户非贫困户。三是落实结对责任。坚持每周到村集中开展帮扶,每月召集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积极为单位驻村队员和帮扶干部做好后勤保障,使驻村队员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把领导责任、工作责任落实落地。
抓倾情帮扶,落实四项帮扶措施。主要从组织建设、结对帮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在基层党建方面,县委统战部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通过召开座谈会、看望慰问贫困党员、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与村支“两委”成员交心谈心等方式,帮助搞好支部建设,进一步提高村支“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干部结对帮扶方面,坚持每个月“打1次电话,宣传1次政策,拉1次家常,适时完成1个微心愿”,鼓励贫困户感恩共产党,自力更生脱贫致富。与贫困户一起制定帮扶计划,开展“暖冬行”等各类慰问活动,并根据情况发放慰问金和电热毯等慰问物资;共帮助6人办理残疾证,10人办理慢性病审批登记手续;帮助贫困群众申报公益性岗位5个,申报完善教育救助、低保等资料,协调化解各类矛盾120余件。同时积极向非贫困户宣传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在项目帮扶方面,协调争取省级项目50万元,协调渡改桥立项,多方帮助筹措资金建成漫水桥一座,硬化村道路。为村上购买文柜、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品,改善了村支两委的办公环境。在产业帮扶方面,协调通江县春华牧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到村上发展产业,种植青花椒150亩、连翘150亩、木瓜180亩、核桃300亩。指导农户发展种养业和外出务工,引导贫困户用好小额信贷资金并按时还款,增加了群众收入。
抓对标达标,落实五项重点工作。始终对标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和户脱贫“一超六有”目标,紧盯硬件,抓实软件,协助并督促乡村两级全面落实五项重点工作。一是住房保障。建设三个聚居点,集中安置21户61人,分散安置12户55人,易地扶贫搬迁达到33户116人。指导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28户88人,解决农户住房不安全问题。二是饮水保障。修建集中供水点1处,分散供水点2处,户户用上安全饮用水。三是道路建设。新建漫水桥一座,完成4.26公里村道路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四是产业发展。引进通江县春华牧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到村投资,发展青花椒、连翘、木瓜、核桃等特色农业,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务工增加收入30余万元。同时,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五是公共服务。完成220余平米的村活动阵地建设任务,配置办公室、图书室、卫生室、多媒体会议室、健身设施等,村支两委有了干净卫生的办公环境,基层群众享受到了基本公共服务。
经过几年的努力,趱寸坡村于2019年顺利退出贫困村,实现村“一低五有”户“一超六有”目标,交通出行便捷,住房条件改善,产业持续发展,基层治理有序,社保有效覆盖,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通江县委统战部 屈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