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锚定民营企业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创新工作举措,以“三大导向”为指引,持续优化全县自然资源领域营商环境。
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不动产登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动产登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具有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南江县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自然资源部、11个省级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分类化解处置房地产领域“问题楼盘”的指导意见》,对烂尾停工、逾期交房、登记要件不全或缺失等情况,建立底数基数,统筹梳理全县不动产登记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清单,按照“分类处置、先易后难、统筹推进、逐一化解”的总体思路,形成“领导牵头-专班推进-专人落实”工作机制,制定年度化解方案,因“楼”制宜、精准施策、沉下磋商、分类逐步化解,最终达到问题化解、多方受益的良好效果。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既要见效更要长效。积极稳妥有序地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坚决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达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的效果,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历史”。目前已化解“问题楼盘”50个,8727户达到办证(分户)条件。
目标导向——着力提高“金牌服务”质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目标导向”,双向发力,推行自我革命,优化营商环境。成立金牌“保姆式”服务领导小组,建立重点项目“用地保姆”服务机制,全面统筹协调推进企业、项目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事项办理,持续推动项目服务“456”工作法(即:四支队伍当保姆、五个坚持争金牌、六大保障强推进),实行“接、转、督、结”一条龙服务。同时,在提升效率上想办法,在改进服务上谋创新,简化流程、缩时办理,出让土地续期审核、划拨转出让审核等常规业务办理,由法定时限3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审核、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建设项目工程规划许可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压缩为4个工作日。落实服务企业“蹲点办”、现场踏勘“联动办”、固定日期“派驻办”等工作机制,变“企业自己跑”为“部门主动跑”,深入民营企业走访50余次,开展“圆桌会诊”18次,收集民营企业清单合理合法诉求27个,现场解决问题20个,实现了交房和领证零时差、零等待的“无缝衔接”,推动南江县成为全市范围内第一个迈入“交房即交证”工作领域的区县。
效能导向——着力开展不动产登记领域队伍作风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不动产登记中心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充分利用支部会议、集中学习等契机,为窗口全体党员干部宣讲“党的初心使命”“人民的主体地位”等党的思想,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设置“党员先锋岗”,构筑“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为民服务阵地,让企业、群众感受到窗口工作人员优良的工作作风。同时,常态化开展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行政审批和不动产登记相关专业知识“周测”“月考”,通过打分排名,激发干部职工钻研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水平的热情,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熟练程度,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专业化的办事体验,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自然资源和规划力量。截至目前,今年累计提供上门服务170余次、邮寄服务68次,共办结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12216件。其中,核发不动产权证书5717本,不动产登记证明4002份、注销登记143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