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缕清新的风,来自绿色的巴中……”今年初,一部《我是巴中一缕风》的巴中文旅宣传片一经发布,便刷爆朋友圈。
要问巴中当前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答案一定是这座城市面貌、环境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华丽转身。漫步如今的巴中大地,绿意于天地间流淌,碧水在城市里荡漾。这里处处描绘着树木葱茏、鸟鸣婉转,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入画卷的美景。
作为全省首个市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巴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之后天发力,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竭力让“四季青山绿水、常年蓝天白云、雨后云雾缭绕、终日鸟语花香”的生态本底被牢牢守住。
看“秀美之城”的巴中定义,不只有美丽,也不止于美丽。
看绿色家底 在诗画山水间铺开生态卷
这个夏天,一场由巴中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举办的“美丽巴中我来秀”线上打卡活动吸引上千网友参加。“并不是我照片拍得好引得大家点赞,而是巴中的好生态有目共睹,漫步城市乡村,处处都是美景。”参与活动的恩阳区市民张桃梅说。
点赞背后,是巴中深入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深化“五污联治、六区联防、八部联动”污染防治攻坚机制,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让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近在咫尺。
看绿色森林。截至2024年底,巴中全市森林面积为1165.9万亩,森林蓄积670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3.18%。境内有气势雄伟,常年云雾缭绕的光雾山;层峦叠嶂,景色变幻无穷,宛如一个“天然盆景”的空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岭秀雅、溪河弯曲、森林浩瀚、四季鲜明的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看蓝天碧水。2024年,巴中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6.4%,同比上升3.2%,PM2.5平均浓度28.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4位,已连续8年位列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10个国、省考断面和197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看物种璀璨。生物多样性“家底”愈发殷实,金雕、黑熊、红豆杉等2600余种野生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阳彩臂金龟、朱鹮、桃花水母等珍稀物种频频现身,成为巴中亮眼的生态“名片”。
这一组组亮眼数据共同勾勒出秀美巴中坚实而绚烂的生态家底。这不仅是这座“秀美之城”献给时代的生态答卷,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看秀美密码 让好生态成幸福生活常态
6月8日早晨,50多岁的恩阳河城区段河道保洁员刘先雄准备好打捞工具后便开启新一天的工作,得益于水环境的不断好转,刘先雄每天打捞的垃圾越来越少。“现在河道干净了水环境好起来了,河都成景了,更没想到还能办龙舟赛。”常年穿梭河面的刘先雄见证了恩阳河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一场龙舟赛让恩阳河美景借势破圈,大批市内外游客以体育之名、赴山水之约,在一呼一吸间感受这方“青山绿水”的独特魅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继续攒厚“绿色家底”、筑牢“生态本底”,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我市将“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纳入全市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之一,实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土更净”专项行动,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相继办成办好,好生态正成为市民幸福生活常态。
“问题整改好了,矛盾也变少了。”巴州区宕梁街道办事处后河社区副主任夏达宣说。去年,有群众反映辖区某小区楼道堆放生活垃圾,有异味,地下污水管污水外溢,臭味难闻。巴州区相关部门、街道立即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第一时间制定整改方案,安排人员对该小区楼梯间的垃圾临时堆放点进行清理,规范设置四分类垃圾投放点,并由专人负责每日清运工作。经过各方努力,目前该小区的居住环境整改全面完成,赢得小区居民点赞。
对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我市不漏死角、重拳整治。“通过建立‘点球交办、赋牌督办、严格销号、动态回访’的闭环整改机制,1203项第一、二轮央督、省督及长江经济带排查等问题,完成整改1202项,1项序时推进;第三轮央督移交典型案例制定的18条整改措施,已完成9条,9条达到序时进度,移交的39件群众信访件,已办结33件。”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站在新的起点上,以久久为功的信念深耕生态底色,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绿色发展转型,让良好生态成为民生改善的增长点、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展现巴中形象的闪光点。明日之秀美巴中,山山水水、蓝天白云必将更具诗情画意、更加生机盎然。
(巴中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