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创新智力援藏方式,以“托管”扶持甘孜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为试点,积极探索内地优质教育资源与藏区共享,促进藏区教育跨越式发展。
理念创新——为藏区教育“配内核”。2013年8月,龙泉驿区与甘孜县签订托管协议,正式启动实施名校集团托管办学模式。一是在托管目标上,通过“一年适应、两年融入、三年同步”的托管规划,努力把二完小办成藏区一流、甘孜州第一的区域合作示范学校。二是在托管方式上,采取“1+N+1”的名校教育集团托管模式,由龙泉驿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为主体,其他所有小学教育集团共同参与,将二完小纳入龙泉驿区小学教育集团同步发展。三是在责任划分上,龙泉驿区主要负责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帮带和设施设备配备,甘孜县主要负责学校建设、师资统筹和运行保障。
硬件优化——为藏区教育“筑良巢”。按照托管规划,2013年龙泉驿区投入专项资金330万元,帮助二完小新校区配备了教室、办公室、电子琴室、音乐室、形体室、计算机室、美术室、图书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确保了二完小于2013年8月底顺利搬迁进新校区并投入运行。今后两年,龙泉驿区还将陆续投入资金590万元,把二完小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学校。
软件提升——为藏区教育“立标杆”。一是在管理扶持上,选派了4名优秀学校干部到二完小担任校长、副校长,与二完小当地教职员工共同管理学校,托管校长为学校法人。二是在师资援助上,选派6名优秀骨干教师到任教,开办龙泉班,并担任中层干部和语数外等学科教研组长。三是在互动交流上,龙泉实验小学校长已到二完小现场调研1次,3名二完小教师参加了2013年龙泉驿区教师技能竞赛,10名教师已到实验小学轮训一周。同时,正在建立健全远程教研组互动、名校教育教学研讨会远程直播、QQ群教育教学交流等活动平台,全面提升二完小办学水平。
改革示范——为藏区教育“增内力”。一是办学理念进一步鲜明。明确了“硬件一流、管理规范、环境优雅、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甘孜州一流名校”发展定位,提出了“以和为美,为爱为本”的“和爱教育”思想,并以此打造出了全新的学校文化氛围。二是管理思路进一步清晰。推行了“精心、精细、精致、精深”的“四精”管理理念和“抓细节、抓过程、抓落实、抓效益”的“四抓”管理办法,精细化的管理文化正在逐步成形。三是教改理念进一步深化。推行并规范了示范课、研究课和培训会、研讨会等教研常规活动,实施了“学科性、教育性、创新性”的“三性”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主动思考教学、改进教学、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四是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实行托管后,二年级“龙泉班”班风、学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发生了极大转变,成为获得流动红旗最多的班级,考试成绩遥遥领先于平行班,家长认可度和参与度全面提高。托管团队每人结对1名年轻教师,全部带头上研究课,除校长外均承担教学任务,所教学科成绩全部列平行班首位。科学的办学理念、规范的班级管理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开始在二完小生根发芽。
托管以来,二完小学生规模由600余名激增到900多名。“甘孜有个龙泉学校”在州内引起巨大反响,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