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成都 > 正文
【成都】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奋力谱写都江堰统战工作新篇章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5-17 19:28:04)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是在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此次党代会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怎样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这一重大课题,对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进行了系统部署、科学谋划。都江堰市委统战部把深入学习宣传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全市统战工作实际,推动会议精神落地落实,为更好地担负起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赋予都江堰的时代重任贡献统战力量。

深入宣传学习研讨,凝聚同心奋进思想共识

统战干部带头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市委统战部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主题党日、党员大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通过“统战讲堂”深入研讨会议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找准统战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服务于“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个大局。

在全市统一战线广泛宣传会议精神。通过情况通报会、民主党派联席会、侨界代表人士座谈会、网络平台等形式,在全市统一战线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持续开展“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等活动,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疑释惑工作,凝聚全市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同心奋进思想共识,为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结合统战工作实际,推动会议精神落地落实

聚焦“双城计”,围绕做优做强教育、卫生、就业、交通等郊区新城的基本功能抓落实。一是巩固扩大“蓉城星力”主题工程实践创新成果,不断发挥“院坝诊所”“林盘诊所”“健康链万家公益惠”品牌影响力,推进农工党成都市委会为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尽快实现成果转化。立足民主党派各自特色优势,积极协调民主党派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大力开展专家坐诊、医疗义诊、知识讲座、医技提升等活动,促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和城乡医疗卫生事业融合发展,打通为民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能力,持续用好朝阳社区民族文化服务中心、南桥社区茶马文化工作室、龙潭湾社区黑水县流动党员服务站等载体,一以贯之抓好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公共服务,结合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常态化开展社区音乐会、时装节等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各民族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聚焦“双城计”,围绕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等核心功能抓落实。一是充分发挥我市侨企—青城贡品堂茶叶有限公司资源、生态优势,推进与重庆茶研所茶叶研发的深度合作,将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引导各民主党派依托自身特色优势,通过“一党派一社区一结对”工作模式,精准对接天马镇6个社区,在乡村医疗、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通过招商引资、项目援建、智力支持、人才培训、助贫帮困等路径,助推帮扶社区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三是在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上,积极争取民主党派和侨台资源,助力讲好都江堰“花蕊夫人”故事,深入挖掘菊花芯川芎品牌价值,提升康养产业和中医药产业服务全域旅游、康养旅游和乡村振兴能力水平。

聚焦国际门户枢纽,围绕做优做强国家对外交往特色窗口功能抓落实。以侨为“桥”,不断探索用好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在促进对外经济交往、传播中华文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一是举办《侨聚青城·堰遇茶马》活动,深挖我市茶马古道国际元素,借助侨界力量,宣传推介都江堰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二是开展云上互动,积极争取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实景课堂、中国侨联“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等项目到我市拍摄直播,讲好“都江堰故事”。三是推动成都东软学院成立侨联、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成立留学人员联谊会,在我市银杏街道壹街社区打造“侨遇都江”人才驿站,构建以“侨联+高校+海联会+侨企”四位一体的侨界人才集聚模式,探索构建引资引智对接服务机制,有效发挥侨界高端人才在对外交流、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作用。 四是做好“中国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的宣传交流活动,以各类接待交流、论坛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侨领侨商的对话交流,寻求项目信息,大力推介都江堰市丰富的文旅资源。

聚焦世界文化名城,围绕加快“大遗产、大青城、大灌区、大熊猫、大冰雪”等场景化项目化产品化开发抓落实。一是深入挖掘青城山道文化内涵,以青城山道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建设为抓手,使“问道青城山”实体化、场景化、体验化、认同化,让道文化在青城山充分展示、深度体验和保护延续,形成巴蜀文旅走廊中新的“地标性建筑”。二是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专业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要求,做好都江堰市普照文化园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建成总面积约6000平米,集文化讲堂、音乐厅、展示厅为一体的、以开展禅文化研究和交流、国学经典讲座、推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活动为内容的综合性文化交流场所,使该场所成为川西旅游环线上的“网红打卡地”。三是充分发挥都江堰市多元民族文化优势,持续推进南桥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成果,推进茶马古道、都江堰清真寺等民族文化场景与都江堰景区相串联,与西街、南街等特色街区相结合,打造成为涵养民族文化、丰富旅游体验的重要节点。四是加快银杏街道民族文化广场和民族文化长廊建设,将我市历史文化和民族团结进行宣传展示,打造成为都江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