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部署,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得荣县工作,7月13日至15日,青羊区委书记何勋率队赴得荣县考察调研。
何勋一行实地调研考察了得荣县红军长征展陈馆、瓦卡镇情舞花海文旅项目、青羊-得荣就业创业公共实训基地、白松镇集中教育园区、得荣县“树德实验班”、茨巫乡中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何勋对近年来青羊区对口支援得荣县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
调研考察青羊-得荣就业创业公共实训基地
调研考察得荣县“树德班”
调研考察得荣县中藏药材种植基地
在青羊区、得荣县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上,两地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助力得荣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交流。青羊区分别向得荣县委党校、县图书馆捐赠图书3200册、数字资源3TB;爱心企业四川中恒电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白松镇教育园区捐赠价值20万元的爱心暖炉。在双方领导见证下,青羊区与得荣县签订了《关于在得荣县设立“树德实验班”的框架协议》。
会上,何勋讲到,未来五年,在接续推进得荣县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一定要精准施策,充分发挥青羊优势资源,聚焦得荣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合力建设“教育高地”。要完善得荣县的教育体系,强化得荣县教师队伍的培训,让得荣县的孩子看到可以实现的路径。要进一步加强跟进措施,调整和完善援建规划,尤其是教育规划,通过五年到十年的努力,逐步构建起得荣优质教育示范班、示范校和示范带,最终通过教育“以文化城”“以文润城”,努力营造得荣、青羊共建共享共治氛围,让描绘的美好蓝图最终变为实景图。二是探索具有青得特色的就业新路子。依托青羊得荣就业创业公共实训基地,探索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促成得荣县职业教育与青羊区职业教育有效对接;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在培训群众增收多少,是否持续稳定就业上多下功夫,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合作共赢,携手开创就业援建新模式。三是培育具有青得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得荣县在中藏药材和特色农副产品种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产业发展是个大命题,实现就业的可持续需要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产业发展来带动就业、惠及民生。四是结好一个“对子”,认一个“亲戚”。倡导青羊区领导干部、援建队员与得荣群众结对子、认“亲戚”,通过结对子、认亲戚,青羊的领导干部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这片土地上的群众,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得荣县委书记黄进对青羊区二十二年来全方位对口帮扶得荣县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得荣县将在青羊区的帮扶下,形成双向互动、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让“太阳谷”早日成为希望之地、未来之地。
在青羊区援得干部人才座谈会上,何勋向全体帮扶队员、教师和“传帮带”医生表示慰问。何勋认真倾听大家发言后,指出:对口支援工作任务艰巨,一定要做好对口支援干部人才的关心关爱工作,为对口支援干部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坚强保证。帮扶队员要深刻认识对口支援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责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任务,援得干部要担当“主干”责任,想清楚“为什么来”“来做什么”“能留下什么”,要不负韶华、勇于担当,不断超越和突破自我,以奋进的姿态,留下辛勤拼搏的足迹,为得荣这片土地贡献出个人力量,让得荣的未来更加美丽富饶。
(青羊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