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成都 > 正文
【成都】从都江堰到康定,他们奋斗在乡村振兴路上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8-15 17:44:06)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15℃,气温很低,

但是工作的热情可以温暖一切;

30cm,积雪很厚,

但工作的脚印却更清晰;

365天,日子很长,

但一忙起来时间又很匆忙;

3500米,海拔很高,

但工作的激情与海拔成正比;

35000步,步数很多,

但这只是一次工作出行的佐证。

一首《康定情歌》,唱响大江南北,唱醉了天下人,让跑马山和康定名扬四海。一纸“命令”让25名队员奔赴援康一线,与13万情歌儿女一道奋斗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最前沿,他(她)们用“一腔热血”延续都-康“山水情”!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来“数说”。

-15℃、30CM,气温很低、积雪很厚

-15℃,不同于都江堰市的成都平原气候,地处雪域高原的康定,温差巨大,特别是到了冬季,夜间温度有可能降到-15℃以下。30CM的积雪已经不仅是风景,更是对人的一种考验。杨昱晟,是一位帅气的90后年轻小伙,挂职于康定市市场监管局保护消费者权益中心。因为疫情防控的要求,他和同事需要对进入康定市的食品运输、冷链物流等车辆进行严格检查。风雪呜咽的冬夜,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杨昱晟默默地坚守在高速路口的岗位上。通宵达旦在他口中只是轻描淡写的“几个晚上而已”。

来自都江堰市玉堂街道的吴晓刚,是工作队里“援康”资历最深的一位。2019年,初到康定,他在金汤镇青杠一村开展驻村工作,2021年,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的他,又再次主动申请留在康定,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他在沙德镇挂任党委副书记,三年多的工作经历,让他已经完全融入了康定,白雪皑皑的高山和草地也融进了他的生活和理想。

365天,日子很长

“本以为日子会‘难熬’,哪知道时间过得这么快”。项目推进组的王文这样说道。时间确实会因为专注而变快。365天,队员们都是忙碌的,在这里“5+2”“白+黑”是他们的日常。在工作队、挂职单位双线奋战,围绕规划编制、结对帮扶助力产业振兴,持续深夜加班工作的贾鹏;有周末加班已成习惯的黎琼,有加班至深夜的牛东科,有深夜还在奋笔疾书的唐玉鹢,有加班夜归成雪人的90后田巨浪,还有只能在手机视频里跟孩子亲昵、与亲人嘘寒问暖的他和她……

翻看工作队领队杨云飞的工作笔记,我们看到,在完成援康工作对接后,他便立马带着队员前往塔公镇塔公村,调研当地的镇情村貌和旅游资源。结合康定市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以“筑巢引凤·文旅兴康”的援建理念,首批拟投入3000余万元将新都桥镇拔桑一村、拔桑二村、塔公镇塔公村纳入乡村振兴项目重点进行打造,通过招商引资与三家文旅企业达成投资意向,有望引进社会资本投入约2.1亿元,参与三个示范村旅游项目综合打造,强力推动农文牧旅融合发展,持续解决村民就地就业、致富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3500米,海拔很高

队员们始终秉承“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宁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工作态度和老西藏精神,在平均海拔约3000米的康定,与13万情歌儿女一道奋斗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最前沿,始终以工作的激情要与海拔成正比来要求自己。除产业项目稳步推进外,还强力推动就业帮扶、人才培养、医疗援助、教育保障等方面,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康定市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有摄影天堂美誉的新都桥,海拔约3500米,来这里打卡的游客常年络绎不绝,但高海拔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极为常见。2021年12月,投入170万元率先建成省内同批次高压氧舱项目,为当地百姓和游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医疗保障,除高压氧舱项目外,还援助康定市民族医院顺利完成“二甲”医院创建。

35000步,步数很多

如果你有朋友、同事、亲戚在援康一线,如果他(她)的微信运动步数经常占领你的封面,不用怀疑,因为35000步只是他(她)一次正常的工作步数。在康定市水利局挂职的张卫,每逢汛期来临,他几乎每天都会参与大渡河、折多河等河道沿线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巡河一圈走下来,累到几乎不想说话。像张卫这样的“步数冠军”,在队里比比皆是。跋山涉水、走村入户送医的田梅;大假期间在拥堵的318国道徒步来回,为游客排忧解难的方铁;疫情防控压力吃紧的时候,挨家挨户排查、宣讲的周拥;为了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而走遍康定17个镇乡的祝通会……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这片热土,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乡村振兴,砥砺前行。”25个人、25个声音,整齐划一,铿锵有力。这是口号,是一份不辞的担当;这是宣言,是迎接挑战的誓词;这是信念,是高原作战的动力。这是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8岁的年轻人。他们来自都江堰市各行各业,在单位他们是业务骨干,在家里是幸福的一份子。在离家300公里的高原小城——康定,他们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这里有他们同甘共苦的同事、亲密无间的战友和倾竭付出的事业。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的故事,无法一一讲述。他们把青春的热情和执着无悔地奉献给这片康巴热土,在乡村振兴的主旋律里、在康定情歌的流传中,谱写自己人生新的乐章。

(都江堰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