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成都 > 正文
【成都】金牛区:打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惠民品牌 助推各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http://www.sctyzx.gov.cn/  (2024-07-03 19:08:34)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金牛区是成都市民族工作重点城区,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特点突出,区内共有52个民族,少数民族实有人口3万余人。近年来,金牛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市统战、民宗部门指导下,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建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培训综合实践基地,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美好家园。

以需求为起点擘画基地“蓝图”。立足各族群众“大流动大融居”的特点,通过走访调研等形式积极回应各族群众关切需求。2017年,100余名新疆籍维吾尔族群众来到金牛区务工生活,因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等原因,时常与当地居民发生误会纠纷,为更好推进社区管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金牛区银沙社区主动作为,探索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课程,先后开展各类教学培训活动26期、共计200余课时,2000余人次受益。2020年,结合学员在硬件、师资、课程等方面的规范化需求,在省、市统战、民宗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第七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启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培训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水平,积极推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

以平台为路径做优基地“框架”。整合省、市、区三级民宗部门工作资金近300余万元,专项用于完善基地硬件设施和共享平台建设,配置多媒体投影及电子显示屏等信息化、智能化教学设备。结合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实际情况和在地资源,先后融入“川菜文化博物馆”“李杰禁毒工作室”等新元素新场景,将基地打造为推进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和社区民族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创新实践基地。同时,建立健全以成都市民宗局为牵头单位,新疆驻川藏工作组、民族地区驻蓉机构和民族院校及金牛区民宗、教育、人社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区两级组织领导机构,探索形成“驻蓉机构+部门(单位)+学校+社区”长效培训机制,进一步拓宽学员输送渠道,成为立足成都、辐射西部的各族群众学习服务平台。

以实效为目标做美基地“软装”。发挥率先试点开展社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的成熟经验和成都财贸职高技能培训特色优势,探索构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职业技能+N”培训模式。充实由新疆驻川藏工作组、相关民族地区驻蓉机构和民族院校推荐、民族工作部门审核选拔的教学师资力量,聘任6名教员,并邀请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文史地名专家等到基地授课,拓展时事政治、法律法规、中华文化、就业创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培训内容,让学员在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课外,组织学员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博物馆、特色文化街区等开展情景模拟和参观见学活动,鼓励学员积极参加“了解成都、认识成都”等各类线下+线上交流活动,以语言培训为桥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切实提升基地培训质效。自2021年底基地建成投入使用以来,面向维吾尔族、藏族、羌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开设培训班30余期,共培训3000余人次。

以为民为宗旨拓宽基地“半径”。以基地为核心,协同发挥成都市安公社区、吉福社区、西北街社区、广都社区、南桥社区等教学培训站(点)作用,持续拓展“一基地多站点、一主修多选修”教学模式。积极承接省委统战部、省委涉藏办举办的“觉姆美好生活行动计划”培训等全省性项目,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引导增强“五个认同”。截至目前,基地学员中有200余名“9+3”学生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考上大学;270余人成功创业,开设各类商铺40余家。广大学员通过自发成立“石榴籽”志愿服务队、主动捐赠“爱心烤馕”及慈善基金等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