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成都 > 正文
【成都】“组团式”教育帮扶的郫都实践:解码乡村振兴中的教育赋能新范式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5-06 15:05:23)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在乌蒙山脉的褶皱深处,七星关区层台镇中心校的课堂上,来自成都郫都区的名师正通过智慧教学系统与当地教师同屏互动;科创教室内,身着民族服饰的孩子们专注地操作3D打印设备,将苗族蜡染纹样转化为立体模型;云端教研平台上,两地教师围绕“民族文化+科创教育”展开热烈研讨……这幅充满现代教育气息的生动图景,正是在民盟四川省委、成都市委的指导下,民盟郫都区总支联合郫都区教育局创新开展民盟中央“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的鲜活写照。2024年以来,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协作,不仅让山区学校实现教学质量排名21位的惊人跃升,更探索出一条民主党派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帮扶新路径。

机制创新:构建“四位一体”帮扶共同体

面对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命题,民盟郫都区总支创造性落实民盟中央“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要求,以系统思维构建起“民主党派搭台、教育部门统筹、名校资源支撑、受扶学校主体”的四维联动机制。工作专班由民盟郫都区总支主委与区教育局局长双牵头,整合泡桐树小学蜀都分校优质校资源,形成“2份合作协议+3张任务清单+5项保障措施”的制度框架。

这种机制创新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效能,民盟发挥“穿针引线”作用,协调德莘科技等盟员企业捐赠价值16万元的智慧教学设备;教育局打通政策壁垒,首创“跨省教师研修学分互认”制度;泡小蜀都分校输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将成都“智慧教育”模式完整移植;层台镇中心校教师则通过“需求订单”精准对接帮扶资源。四方力量的化学反应,使得原本分散的教育要素聚合成“组团作战”的强大合力。

精准滴灌:锻造教师成长“全链条”

教师队伍建设被确立为帮扶工程的“关键靶点”。民盟郫都区总支在层台镇中心校调研中发现乡村教师不是缺干劲,而是少方法、缺平台。为此,帮扶团队打造出“三维锻造”培养体系。

空间维度构建“成都跟岗+送教到校+云端教研”立体网络,40名教师赴郫都沉浸式研修,带回《情景化与素养导向的深度融合》等5套实操方案。时间维度形成“诊断-定制-跟踪”闭环,泡小名师通过“前测分析+过程指导+成果验收”三阶段法,指导13名教师在区级赛课中摘金夺银。专业维度创新“学科导师+科研导师”双导师制,指导层台教师成功立项市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集体备课提高农村小学语数学科教学质量实践研究》,区级课题《运用集体备课提升层台镇中心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这种精细化培养催生显著变化,数学教师胡博文在“七星优师杯”夺冠后感慨:“从‘满堂灌'到‘问题链教学',成都导师的‘临床指导'让我真正理解什么是学生立场。”如今,该校已建成区级名师工作站,孵化出2个跨学科教研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进入“自运转”轨道。

课程革命:激活文化育人“双引擎”

在崭新的科创教室内,四年级学生余杰宇正用3D打印机打印作品,“我们团队设计的《月球科普基地》作品拿了省赛二等奖!”这个场景折射出帮扶团队的核心育人理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对话。

植入创新教育基因,构建“3D建模+民族工艺”“编程思维+传统建筑”等跨学科项目,学生在省级科创竞赛中实现奖牌“零的突破”,让乡村教育焕发出独特魅力。

数字赋能:重塑山区教育“新生态”

创新“云端五个一”工程(每日同步教研、每周专递课堂、每月主题研修、每季技能比武、每年成果展演),使优质教育资源输送突破时空限制。

在层台镇中心校的AI体育课堂上,智慧终端正实时分析学生的运动数据;千里之外的泡小蜀都分校会议室内,两地教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沉浸式”联合备课。这些场景揭示着帮扶工程的深层逻辑——用数字化转型打破教育鸿沟。

数字化转型带来惊人效益,教师备课效率提升40%,精准教学系统帮助数学优秀率提升5个百分点,“云上师徒”项目使村小教师参训率从35%跃升至92%。这些数据背后,是教育公平在数字时代的新注解。

生态重构:打造乡村振兴“教育样板”

帮扶工程带来的裂变效应正在持续释放,层台镇中心校成为七星关区学校高质量发展标杆,郫都区形成的“需求诊断-资源整合-过程管控-效能评估”帮扶经验,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通过教育帮扶培育的40名“带不走”的骨干教师,正在带动周边15所村小形成“共生发展圈”。

民盟四川省委社会服务处相关负责人在调研时指出这种将民主党派资源优势、发达地区教育经验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实践,为新时代教育帮扶提供了可复制的“郫都范式”。如今,“组团式”帮扶的种子已在乌蒙山区生根发芽——当城市的教育智慧遇见乡村的文化沃土,正孕育出乡村振兴最动人的教育图景。

从成都平原到乌蒙山区,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接力,诠释着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使命担当。当“七星关文化”遇见“智慧教育”,当“民主党派优势”对接“乡村振兴需求”,一幅教育公平与优质均衡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这不仅是教育帮扶的范式创新,更是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在教育的田野上,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彩,这正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答案。

(供稿:民盟郫都区总支副主委 李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