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近日,民建温江区总支企业家俱乐部联合温江区工商联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在温江区双创中心开展“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专题科普讲座。讲座特邀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严月浩教授围绕政策解读、应用场景与产业生态构建展开深度解析,共同探索低空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区工商联企业代表、民建温江区总支企业家俱乐部成员及四川省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制造行业协会代表等150余人参与。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当前,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温江区正积极布局低空经济赛道,亟需凝聚产学研力量破解技术标准、空域管理等关键难题。严月浩以“低空经济: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低空经济的三大核心领域——物流运输、应急救援与文旅融合。他通过郫都区“菁蓉无人机双创示范基地”等典型案例,生动展示了无人机配送、三维建模测绘等技术在农业、医疗等场景的应用价值。
活动现场,成都航空航天产业联盟、四川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制造行业协会、民建会员企业成都市九平方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低空经济产学研战略合作备忘录》,计划共建“低空经济创新实验室”,重点攻关飞行器适航认证、空域数据共享等关键技术。同时,宣布成立区装备制造产业小组,首批吸纳30家无人机、通用航空领域企业,旨在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研发-测试-应用”闭环生态构建。
在互动环节,成都某物流企业负责人分享了无人机配送试点经验:“通过接入空域管理平台,我们的夜间生鲜配送时效提升40%,但跨区域飞行审批仍存在壁垒。”严月浩建议,企业可联合申请“低空经济创新券”,借助政府试点通道加速技术验证。
温江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张静表示,本次讲座是落实“科技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温江区将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高校资源,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并探索“无人机+文旅”特色场景,如都江堰景区三维建模、西岭雪山应急救援等,力争三年内培育2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