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知春暖,花开叶更繁。当全国人民和武汉心手相牵,春天的色彩又多了一抹亮色时,民进会员、昭化区实验小学教师张潘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一名民进会员对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坚守管理工作 一丝不苟
大年三十,刚吃过年夜饭,她丈夫就接到区委通知,要求马上参加由市委书记王菲主持的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作为实验小学德育主任的她立刻警觉到疫情形势的严峻。她主动向学校领导请示,要求冲在防疫第一线,从大年初一至今,她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每天根据上级文件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摸排表册,及时汇总,按时上报。同时,她还利用疫情这本特殊的教科书,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她精心组织“线上德育教育”系列活动:“疫情防控知识学习宣传” “‘感恩有您,责任有我’主题班会” “‘相约国旗下,致敬逆行者’线上升旗仪式”。
坚守线上教学 精益求精
疫情阻挡了孩子们重返校园的脚步。她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始了线上教学的探索之路。客厅变成了讲台,书桌变成了办公桌,家和办公室和谐的融为一体,讲台上神采飞扬的她也变成荧屏后的“网红主播”。为了当好“主播”,她加班加点、从头学起。
线上教学,她从熟练掌握现代技术开始。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上授课培训会,组织本年级组的教师继续深入探讨,调试学乐云、腾讯会议等平台的使用方法,分角色、轮流尝试,一会儿当老师,一会儿当学生,多次试验,不断地寻求技术帮助。为了上好第一堂网络授课,不浪费孩子们的时间,还特意邀请了学校的技术顾问张国鹏老师进入她的课堂,担当在线顾问。
线上教学,她从精选教学内容备起。线上教学毕竟隔着冷冰冰的荧屏,为了让孩子们专心听讲,积极参与互动,她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连线同年级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趣味数学学习内容,制作精美课件,优化课后习题。经常是白天授课,批改学生作业,晚上加班备课,直到深夜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线上教学,她从授课形式多样化抓起。线上授课不同于现场授课,为了能及时掌握每个孩子学习状态,她采用了师生共同观看微课,分享学习收获;下发导学案,课堂解疑;好题分享,当小老师……不同授课方法的尝试,只为能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获。在一次的课堂分享中,她发现少了一名孩子,于是,她赶紧电联家长,在电话接通的瞬间,一阵哭声就传了过来,原来家里施工,突然断网,孩子急得哭了。她轻声细语地安慰:“小月美女,等你家网络好了后,我陪你一起重新学习,跟你开启一次一名老师一名学生的课堂,可好?”孩子终于破涕为笑。
线上教学,她在表扬中让学生体会成功。她每周都会用一节课的时间,对本周的线上教学进行及时总结,对有进步、积极参与互动的孩子给予表扬鼓励,如:课堂上的口头表扬,班级QQ群的点名表扬,学乐云平台上的点赞活动、作业本上回复一些鼓励的话语等等。同时,对一周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对易错点、难点进行解答。收集、听取家长对线上授课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授课形式,力争线上授课持续、有效进行。
坚守自我提升 学无止境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有一桶水”,这是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跟她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谭老师说:“张潘就像一个学生,勤学好问。”她总是笑着说,不学不行呀,教过初中、幼儿园,再教小学,上英语、数学、音乐、班会、道德与法制课,不同年龄段孩子、不同学科的特点,教学方式不一样,这让她走上了一条学无止境的道路。在不同的岗位上,她都能很快地适应角色的转化,而且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在疫情阻断了我们出行的日子里,她坚持每天阅读《小学数学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别样的教学设计,同时还利用网络平台,聆听中国教育频道、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录制的课程,边听边笔记,边学边成长。
疫情限制了我们的脚步,却不能限制孩子们的成长。在线上教学的道路上,她将将继续坚守,不断追寻,不断创新,用自己的付出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基,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最美”守护者。
(昭化区委统战部 民进昭化支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