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统战工作 > 党外知识分子 > 正文
【内江】不远离贫困家乡,让家乡远离贫困——记甘孜藏族李桂花的教育人生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8-01 16:47:53)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今年,是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校九十周年,学校在搜集校友资料丰富校史馆时,发现了这样一位甘孜藏族校友。她平凡的和每年毕业的学生一样,努力工作踏实生活;她伟大的又和很多人不一样,她没有因为学历的提升机遇的增加而离开自己的家乡,而是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家乡为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就是扎根涉藏州县服务幼儿26年的李桂花。

李桂花,藏族,四川丹巴人。上世纪九十年代,能从大山窝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并不多,李桂花凭着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四川省隆昌幼儿师范学校(川南幼儿师专前身)。大学期间,接触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去过了更加繁华的城市,也更加坚定了她的初心。她上大学,不是为了离开甘孜,而是为了带着知识和力量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1996年7月,毕业后的李桂花立刻回到甘孜,同年8月在甘孜州巴塘县幼儿园开始了工作,2014年7月任园长、党支部书记至今。“倾心工作,从不言悔;以身作则,共同成长”是26年来李桂花扎根于涉藏州县幼教事业的真情总结。

巴塘县经济不太发达,大部分是偏远贫困地区,需要接受学前教育人群较多,而幼儿园数量有限,无法全部满足幼儿的入园需求。再加上幼儿园专业教师又少,编外教师待遇较低,幼教事业发展缓慢。李桂花担任园长一职后,面对不同的环境,她认真钻研,讲求方法,善于管理,积累了一套丰富实用的工作经验,她立志要将巴塘县幼儿园打造成一所质量保证、社会信任、上级肯定、教师舒心、家长放心、幼儿欢迎的特色幼儿园。

巴塘县幼儿园教师中大部分是非专业的编外教师、一村一幼教师。李桂花认为学习是这些年轻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利用业余时间,她潜心学习幼教理论,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管理方法。持之以恒的学习,她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教学能力也大幅提升,2014年她在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毕业。2018年,在她的努力下巴塘县幼儿园开始启动了“阅读点亮人生”的大型读书活动,开阔师幼眼界、拓展知识面,使老师养成“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幼儿养成“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家长养成“陪伴阅读、亲子共读,阅读分享”的习惯。几年坚持下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专业技能得到更大的提高,涌现出更多的阅读先进典型,让书成为了年轻教师成长的伴侣。同时,阅读活动走进课堂,鼓励幼儿接触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引发他们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李桂花乘势而发,开办家长讲堂,开展园长讲座、园长荐好书等活动,调动家长积极参与阅读的兴趣,增强家长的读书意识和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改善家庭的阅读环境,实现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行为习惯。

在李桂花的带动下,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形成了良好的保教秩序,为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巴塘县幼儿园也正如她当初所愿一样,一步步踏实前进,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涉藏州县儿童,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栽种下学习的种子,播散了涉藏州县发展的希望。

从一线教师到园长,整整26年时间,李桂花既是不断探索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改革践行者,也是整个巴塘县学前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见证者。她是巴塘县李桂花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先后获得甘孜州“骨干教师”“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优秀基层基础人才、“优秀校长”“县级优秀园长”、国家教育部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先进个人,甘孜州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组专家”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荣誉称号。

坚守是一种境界,执着是一种精神。26年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李桂花都坚持在巴塘任教,在涉藏州县的土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呵护幼儿的成长,为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无他,唯有爱与榜样。

2022年6月,李桂花的事迹在川南幼专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发布之后,得到了学弟学妹们的认可和追捧。对于现有少数民族学生841人的川南幼专来说,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成才,助力少数民族学生发展,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服务家乡建设,一直是学校统战工作和就业创业工作探索的方向。在学校的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批少数民族学生回家就业、创业的典型,也给在校学生们树立了榜样,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追随他们的脚步,回到家乡踏踏实实就业创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