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青春中华情 圆梦新征程”港澳台青少年夏令营暨川港学生交流团活动走进绵竹,香港中联办青年工作部副部长万宁带领100余名港澳台青少年来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绵竹年画村,开启一场寻访非遗传统文化,领略巴蜀文明魅力之旅。
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绵竹年画在内容上以吉祥喜庆、民间传说、乡土生活等为主,体现了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走进绵竹年画村,每家每户的外墙上和大门上的年画吸引了港澳台青少年的注意,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浓浓年味。漫步于“乡遇画里”文创社区,大家了解到绵竹年画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透过一幅幅寓意吉祥的年画感受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来自暨南大学学生汪昀骏赞叹道:“我觉得年画街的蕴意非常不错,这里的年画都非常有历史,让我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这里的年画也进行了创新,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给人们带来吉祥的寓意。”
走近年画工坊,大家近距离了解手艺人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让一张张宣纸通过木板雕刻、拓印、上色、勾线等步骤变成年画。来自香港专业进修学院学生李颖笉感叹道:“刚才看到师傅在雕刻木板,每幅木板需要雕刻上几年才可以成画,这对师傅的技术和耐性要求非常高,我觉得很厉害。不同年代的年画展现出了不同画风,年画上的一些小动物我觉得很可爱。”
通过此次活动,港澳台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了同根、同源、同梦的中华文化认同,为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注入更多青春活力。
(绵竹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