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罗江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署要求,锚定重点工作任务,找准工作结合,着力推动基层统战各方聚起来、基地建起来、发展强起来。
固守“党的领导”圆心,团结各方“聚起来”。坚持高位推动,区委常委会定期研究统战工作,区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各类统战工作会议10次,集中研判分析工作。用好领导小组机制,推动解决基层基础薄弱、党外干部配备等4个重难点问题。坚持同频共振。建立完善各领域协作机制和联席会议机制,细化制定部门和乡镇工作责任清单,设定个性化目标责任,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奠定基础。研究制定统战品牌基地建设、服务民营经济等12个工作方案,强化任务落实。坚持夯实基础。大幅提高统战团体经费,激发统战团体活力。新建统战团体3个,统战团体数和成员数较2021年实现双翻番。开展统战委员、党外干部述职,建立统战系统培训机制,切实提高“两支队伍”履职能力。
拓宽“统战阵地”半径,引领基地“建起来”。创新上下联建。全面落实“一县一品牌、一领域一特色”的部署要求,采取“市级业务科室+民主党派支部+成员单位”方式,建成4个省、市两级党派团体基地。建成1个省级教育实践基地,3个基地获得“同心德阳”统战工作基地命名,2个宗教活动场所被命名德阳市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丰富组织同建。按照“统战+”模式,新建成统战领域基地10个,丰富了工作载体;培树“同心护苗”“侨心联童心”等社会服务品牌10个,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建立同心联络站8个,打通服务社区群众最后一米。深化校地共建。瞄准辖区5所高校6万师生,搭建全市首个县级中华职教社、全省首家高校“新侨驿站”等合作交流平台20个,引导163名高校教师加入知联、侨联等统战组织,择优对35人作政治安排,全面加强校地合作。
画长“服务大局”圆周,推动发展“强起来”。服务乡村振兴。坚持把中心所在与统战所长相结合,建成党外人士专家工作室1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14个,开展各类交流合作43场次,引进学科专家人才50人,梯次培育新农民1300余人次,助力乡村蓬勃发展。服务民营经济。举办“面对面”活动6期,整合资源,强化部门联动,跟踪问效,共解决问题42个,成立行业商会2个,实现“零”的突破。发挥渠道优势,协助招商引资18.2亿元。服务决策咨询。组建党外知识分子专家智库6个,成员200余人,聚焦市、区高质量发展,深入调研5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15篇,其中2篇获省级“两项创新”奖项。加强统战信息宣传,开展专题培训,全年在《四川统战工作》上稿2篇,罗江统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供稿:罗江区委统战部赵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