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德阳 > 正文
【德阳】绵竹市牢牢把握“三个着力”赋能民营经济提质增效
http://www.sctyzx.gov.cn/  (2024-06-28 19:31:08)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6月27日,绵竹市召开2024年民营经济发展大会,200余名民营企业家、近100名党政领导干部和各方面代表人士齐聚一堂,共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计。近年来,绵竹市统一战线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把夯实思想政治基础、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作为深入推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着力点,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一、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一是着力加强组织领导。绵竹市委历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自1998年6月以来,连续26年举行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市委主要领导直接联系民营企业和行业商会,亲自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沙龙、青年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带头与民营企业家联谊交友。成立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级领导常态化挂钩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市级领导干部联系361户民营企业,定期研究推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切实加强对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领导。

二是广泛凝聚思想共识。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商会”“强化思想引领 凝聚发展力量”主题理想信念教育等系列活动,深入50余家民营企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组织民营企业家前往厦门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高校开展专题培训18期,参训1200余人次,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养。组织民营企业家赴广安、重庆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家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自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三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以绵竹“万企兴万村”十大案例为引领,激励民营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市184家民营企业投资兴村项目28个,投资总额超过68亿元。174家民营企业进行公益捐赠,捐赠金额达2726万元。支持民营经济人士热心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参加德阳慈善大会、第33个助残日、未成年保护等活动,捐款近400万元。

二、着力激发源头活水,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持续开展市委统战部部长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沟通活动7次,举办“激活中小微企业活力 助力绵竹高质量发展”等主题的企业家座谈会和沙龙活动,收集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助力企业排忧解难,增强发展信心。承办绵竹市人民政府与东方汽轮机高层联席会议,持续推进东汽与绵竹机械制造企业的深度合作,2023年实现新增订单量2.13亿元,全力助推全市机械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开展“大走访、大服务、大提升”活动,主动了解企业在产业转型、劳动用工、融资贷款等方面的具体困难,2023年以来调研走访企业近百家,收集掌握意见诉求、问题建议44件。

二是搭建投促交流平台。鼓励全市民营企业主动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开展民营企业与川发新材料等在绵新建项目对接会2次,促进民间投资稳步回升。组织民营企业赴江苏吴江区、成都武侯区、双流区工商联考察学习,签订缔结友好工商联协议,为会员企业之间沟通交流与经济合作搭建平台。组织250余名会员企业家赴成都、重庆等地开展学习交流8次,对标优质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寻求合作契机。邀请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成都市健康服务业商会、大健康企业、江油市餐饮服务行业商会等商协会赴绵考察调研绵竹投资经营环境,全方位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三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市工商联与市农商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出“商会+金融贷”,为绵竹市总商会总授信45亿元,为商会会员企业代表授信1.5亿元。深化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工作,与市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开展涉案企业合规建设;为总商会、行业商会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与人社局在商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创新“法院+工商联“协同共联机制,依据“能调尽调”原则,启动诉前调解工作。截至目前,已为所属商协会中的15家民营企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减少和挽回损失180余万元。持续解决企业招工难,与绵竹市开放大学联合开展“工商+学历提升”行动,与人社联合开展春季招聘会,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协力共塑“戎耀归蜀”招聘品牌。

三、着力坚持守正创新,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是不断培优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立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数据库和人才库,规范政治安排,推荐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代表1人,四川省工商联执委1人,德阳市工商联副主席6人,绵竹市工商联副主席、副会长25人,推荐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9人。引导他们围绕各级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建言献策,关于矿山矿区地灾筛查等社情民意被省政协采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荐思特瑞锂业董事长获评第四届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截止目前,我市先后有4名企业家获评,切实激发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活力。

二是注重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培育。深入实施“青蓝接力”工程,聘请资深党务工作者、工商界老前辈担任商会指导员、经济导师,24名青年企业家结对拜师,开展“面对面”教学指导活动3场,为年轻一代授业解惑,助力健康成长。组织开展“同心大讲堂”“绵商大讲堂”“走进会员企业”等品牌活动20余场,邀请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专家学者等深度对话,帮助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推荐15名青年企业家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配17名40岁以下青年企业家进入市工商联第十一届执委,不断强化青年企业家政治安排。

三是切实加强商会组织建设。深化商会改革发展,加强工商联自身改革,推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向商会有效覆盖,以“四好”标准为商会发展目标,绵竹市青年企业家商会荣获2023年全国“四好”商会。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剑南街道、什地镇、汉旺镇、九龙镇等9个镇(街道)完成商会登记注册;指导绵竹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完成换届;成立绵竹市装饰行业商会。打造“M6”商会联盟特色品牌,激发商会活力,打破行业横向壁垒,开展商会联盟系列交流互鉴活动6场,形成绵竹商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绵竹市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