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为切实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绵竹市立足于早谋划,早部署,通过“三项举措”扎实做好宗教活动场所防汛防灾工作,全力维护全市宗教领域的安全稳定。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及时召开全市宗教领域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对宗教领域防汛防灾各项工作进行研判部署,要求各镇、街道扎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切实指导辖区内宗教场所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防汛物资储备等工作;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扛牢安全主体责任,常态化做好安全巡查排查,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确保汛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强化防汛宣传。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广泛宣传汛期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指导,向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传授防灾减灾技能和自救互救方法,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电话、微信群、实地走访等形式,向各宗教活动场所通报雨情、汛情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20余条,指导场所完善防汛应急预案、配齐抢险物资、调整充实队伍,切实提高宗教活动场所防汛处置能力。
三是开展督查检查。统战、民宗部门成立防汛专班,派出督查人员30余人次,下沉到宗教场所开展督查检查7次,重点对场所房屋建筑、临水临崖、防汛沟渠等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摸排,发现隐患问题3处,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形成闭环管理,筑牢宗教活动场所汛期安全防线。
(绵竹市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