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市场主体发展困难的形势下,大竹县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拼经济搞建设稳大盘”的工作要求,立足全县民营经济实际,努力构建“1+1+N”服务体系(每月至少1次园区民营经济专题会、每季至少1次全县民营经济政企协调会、N个部门协同的民营经济大统战格局),从园区关键“点”出发,畅通政企诉求“线”,推动发展基本“面”向上向好,助力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一是以园区民营经济专题会为纽带,抓住关键“点”。抓住大竹经开区这一民营经济重点,以副县级领导民营经济园区专题会为纽带,每月至少召开1次会议,截至目前共计召开6次,主动为园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专题协调解决园区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涉及园区企业42家,解决实际问题29个。严格执行“非禁即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全程网办、压缩登记时间,落地出台市场主体“歇业”制度,助力企业“以时间换空间、以缓冲求发展”。利用税务金三数据对比等,提前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对其实行“点对点”精准辅导,促进帮扶企业家“知政策”“会操作”“能享受”。结合《大竹县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十条措施》,联合各部门发放“四川(达州)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2.7万份,让惠企政策“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
二是以全县民营经济政企座谈会为依托,夯实诉求“线”。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定期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集中收集民企诉求,筛选部分诉求列入县委统战部季度政企座谈会议题。县委常委和部领导亲自组织部署召开全县民营经济政企座谈会,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会议,截至目前共计召开3次。会上县级部门与全县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面对面交流,并形成会议纪要,采取“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方式,限期解决到位,形成“多对一服务,实打实帮扶”的工作机制。以全县民营经济政企座谈会为举措依托,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一对一面谈等形式多渠道听取民营企业诉求,全面掌握民营企业发展动态。目前,有41家民营企业参加会议,有23家得到实打实帮助,17家企业反映问题得到解决。
三是以民营经济大统战格局为保障,提升基本“面”。发挥新时代民营经济大统战格局作用,真正把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把民营企业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形成部门合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县委常委亲自召开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会议3次、银政企对接会2次,对46家常委企业、30家副主席、副会长企业开展全覆盖调研,收集意见建议32条,协调相关县级部门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10余个,并通过会议纪要,专题督促和在“大竹同心”微信公众号上开辟“政企同心桥”专栏,对部门回复落实情况予以公开等方式推动民企诉求解决。构建“1+1+N”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了为企服务质量,推动了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基本面持续向好向上,使得大竹县民营经济融入全市新发展格局,助力强化“示范”担当,助推放大“中心”优势,为建设“五个中心”,实施“七大振兴行动”,抓实抓好“七件关键大事”贡献我县民营经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