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实际行动和亲身经历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7月2-5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民族学生宣讲团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火普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凉山深处贫困村的美丽蜕变
7月3日上午10时许,宣讲团来到火普村,蔚蓝的天空与远处半山腰的雾气连成一线,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在阳光的折射下闪闪发亮。随着大巴车缓慢驶入,映入眼帘的是蜿蜒穿行的崭新乡间公路,公路旁白墙灰瓦的彝家新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在听完驻村第一书记王斌讲解过去的火普村后,宣讲团的队员们看到如今的火普村,不敢相信曾经这里是一座大山腹地中的贫困山村。
接下来宣讲团跟随驻村干部参观了火普村的特色产业;火普村在保留原有马铃薯种植的传统产业基础上,还发展了高原特色产业,借力科技自主“造血”。有几处连片的高原生态蓝莓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格外引人注目。
看到现在的火普村,宣讲团中无不动容,无不感叹五年的变化之大,队员们亲身体会到了火普村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取得的新成就、发生的新变化,宣讲团的队员们一致认为,脱贫攻坚凝聚了人心,解决了贫困群体的民生问题,振兴了乡村经济,改善了乡村居住环境,推动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最后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脱贫攻坚,向社会释放正能量,做好新时代进步青年,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
开展民族教育课堂,宣传民族团结精神
下午2点半,宣讲团开展校园宣讲活动,开展童心向党系列活动,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读一本书,宣传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引导他们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当地20余名小朋友参与其中。本次活动包含与留守儿童同唱《蜗牛与黄鹂鸟》;赠送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慰问留守儿童;团队队员介绍党史故事和少先队、共青团组织,鼓励其奋发进取,争取早日入队入团入党,早日投身家乡的建设中。
活动最后,宣讲团队员们带领孩子们手持国旗迎风挥舞,共同合唱《歌唱祖国》,用歌曲传递民族精神,寓教于乐,做到民族文化从小教起,民族团结从小做起。
民族互助,医路同行
7月4日上午10时许,宣讲团再次来到火普村,在村委会举行了健康服务宣讲,队员们结合自身医学专业知识对彝族同胞们开展急救知识讲解培训、宣传民族地区农村常见病防治、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现场解答群众健康咨询。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彝族同胞们对突发疾病的防控能力和互救能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把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引导群众关注自身健康,树立健康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宣讲团还为在场的所有彝族同胞发放常见病防治宣传单及常备药品,宣讲团们贴心暖心的医疗服务获得在场彝胞的一致好评。
在讲解常见病防治的同时,宣讲团的队员们不忘党的教诲,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积极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好声音”传递到群众中来,让彝族同胞们从生活点滴改变中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
作为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场,宣讲团的队员们都投入了比以往更加饱满的热情准备此次活动。下午2时许,在火普村村委会外开展了以“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文艺汇演以诗歌朗诵、歌曲、民族舞蹈等艺术形式呈现,演出中邀请彝族同胞上台与宣讲团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表演间隙加入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作为有奖问答,在场群众无一例外,纷纷跃跃欲试。
文艺汇演精彩纷呈,美妙的歌曲,豪壮的朗诵,富有民族特色且欢畅淋漓的舞姿展现在眼前,赢得了在场群众的阵阵欢呼和掌声,最后在《歌唱祖国》的旋律下,在场的彝族同胞纷纷主动加入宣讲团们的队列,伴随着激昂的歌声,大家舞动手中的国旗,深情讴歌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通过本次活动,锻炼了宣讲团的社会实践能力,检验了平时的学习成果,在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大舞台中获得了自身新的成长和进步;当代青年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自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发挥好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不断带领青年学生牢记党的嘱托和期盼,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书写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