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紧紧围绕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认真贯彻落实“4321”工作法和全省各级统战系统服务“拼经济、搞建设”的“12条措施”,积极探索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宣汉实践,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一、开展政企结对帮扶。一是建立县级领导结对帮扶机制。对全县368户企业逐一确定1名结对联系县级领导担当“亲清护航员”,按照“每周主动联系1次、每月实地走访1次、每年解决困难10件次以上”的结对帮扶模式,推动结对联系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建立高效协同纾困模式。对能快速解决的问题,县级领导现场答复并立即解决;对能由行业主管部门或相应职能部门解决的问题,及时交办行业主管部门或相应职能部门予以解决,实时追踪问题解决进度;对不属于自身分管领域的,要及时反馈分管负责领导协调解决;确因政策原因无法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三是建立专题会商研判制度。对收集到的企业困难诉求,按“宣传沟通类、及时办结类、重点督办类、长期跟踪类、政策解释类”分类建账,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由行业(部门)分管县领导定期召集会商解决企业的困难问题,重大问题和共性难点问题报县委、县政府研究解决。
二、建立监测评价制度。一是科学设置指标。从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抽选20人组建专业测评小组,针对要素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创新环境六个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测评指标,对全县涉及的22个政府职能部门开展评价。二是实施多元测评。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研、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获取客观真实的评价结果,收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33条。三是强力跟踪问效。及时将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深入分析测评结果及意见建设,反馈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改进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由县委督查室跟踪督查整改,每季度梳理整改完成情况,形成报告直呈县委主要领导,由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组织处理直至纪律处分,倒逼落地落实。
三、搭建亲清恳谈平台。一是搭建“一个平台”。即“县委书记与民营经济人士面对面恳谈会”平台,由县委书记定期亲自主持召开政企座谈会交办企业困难诉求,推动党委“一把手”和民营经济人士面对面“零距离”沟通。二是建立“一个机制”。即“全闭环困难诉求处理机制”,在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的实践中,形成了“收集诉求——分析研判——政企协商——专项办理——办结反馈——问效评议”全闭环困难诉求处理机制,集中统战系统力量和相关部门职责,形成合力,累计为企业实打实解决具体困难500余个。三是打造“一个阵地”。即“民营企业之家”,整合行政审批局、园区管委会、工会、团委、妇联、工商联、园区商会等力量,打造了集政务服务、商务沙龙、诉求接处、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民营企业的综合性阵地,累计接待企业来电来访1400余次,受理各类困难诉求186件、办结13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