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绵阳师范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通过全力协调、大力支持、宣传引导、积极动员、开展活动等方式凝聚学校党外知识分子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加强宣传引导、凝聚脱贫攻坚共识。通过定期开展学校统一战线“双月座谈会”“同心微谈”等活动向学校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宣传中央、省委有关脱贫攻坚相关决策部署和要求,强化思想引领、凝聚脱贫攻坚共识,积极引导学校党外知识分子助力脱贫攻坚。与绵阳市委统战部联合组织学校和在绵党外知识分子及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赴凉山州布拖县和喜德县开展“校地统战凉山行,凝心聚力助脱贫”主题活动,捐赠教育、文化、产业扶贫等财务资金300余百万元。
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对口培训。利用国培契机,挑选部分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参与对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师资进行集中培训,2019年开展了一批培训,培训时间20天,包括到绵阳市实验幼儿园、绵阳市教工幼儿园进行为期6天的影子跟岗。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培训期间,部分住宿、餐费及跟岗下园车费、培训费等约3000元。
选派优秀党外带队教师,赴凉山顶岗支教。学校通过与木里盐源两县充分对接沟通的基础上,确定顶岗实习专业和学生数量,认真制定选派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动员工作,采取相对集中派遣模式,选派满足两县学科需求的相关专业高年级师范生,共派出124名支教学生,并选派党外教师冯阳作为凉山顶岗支教带队老师之一,与支教学生一同深入凉山州开展支教活动,充分发挥党外人士智力优势助力凉山州脱贫攻坚,并通过加强对带队教师和支教学生的经费保障形式,资助帮扶资金96万余元。
参与“以购代捐”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为支持凉山94.2万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学校在全力助推阿坝州壤塘县、绵阳市平武县、三台县脱贫攻坚外,按照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在第5个国家“扶贫日”、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来临之际,派人员到凉山州与凉山州人民政府签定了《凉山州“以购代捐”精准扶贫2018—2020年集中认购协议书》,积极参与凉山“以购代捐”扶贫活动,持续助力“以购代捐”凉山州雷波县扶贫土豆4万斤、布拖县扶贫土豆3万斤,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承担起高校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开展“结对”帮扶,解决学生难题。持续坚持“党派分片,专业对口,从学业帮扶延伸到就业帮扶,从学生本人延伸到家庭家乡帮扶”的原则,开展党外人士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子”帮扶活动,有效发动学校统一战线成员力量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学业,促进全面成长。截至目前,已开展了五批“结对子”活动,帮助来自凉山、北川、平武等地的少数民族学生400余人,解决学生尤其是来自凉山等地的贫困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毕业、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助力脱贫攻坚。该活动受到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等专题报道。
开展同心服务,助力贫困地区发展。充分利用党外知识分子优势资源,组建“一总团四分团”的同心•专家服务团,赴平武、北川、壤塘等贫困县共建合作基地30余个,完成科技项目、生态环境、园林规划、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国土资源规划等服务项目100余项。相关经验在民主党派中央会议交流发言,知联会被评为市同心服务活动先进集体,4人获省市同心服务活动先进个人。
(绵阳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