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锦江区结合对口帮扶脱贫地甘孜州炉霍县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绣花”精神精准扶贫的要求,创新思路精准发力,率先推出汉藏、汉彝双语《精准预防系列读本涉农扶贫篇》读本,以汉藏、汉彝一家亲的真情真心,“绣出”预防“精准扶贫”职务犯罪的法治之花。
用真心动真情,绣出脱贫攻坚法治之花
一是主动作为,以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为突破口。主动对接,及时掌握重大资金、项目、人员安排,立足检察职能依法监督,确保扶贫援建“项目不走形”“资金不流失”“干部不出事”。锦江区院成立了“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我为帮扶炉霍检察做什么?”活动,进一步认识厘清检察机关在脱贫攻坚中的角色和定位。
锦江区检察院赴若尔盖县求吉乡政府开展预防宣讲并赠书
二是因地制宜,以法治文化浸濡实现精准发力。针对炉霍县检察院人少维稳任务重,缺少资金和专业预防人才,当地民族习惯、宗教信仰、宗族意识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等问题,把开展预防宣传与普法教育相结合,作为“智力扶贫”的破题之举,编印了《精准预防系列读本涉农扶贫篇》。在炉霍县走访、座谈、交流、授课,均现场赠送读本并发放到各贫困村的图书室和农民夜校。
三是精心译制,一针一线绣出绚丽双语之花。针对藏族干部群众汉语阅读困难,对专业词汇和成语的理解欠缺准确性的情况,委托藏文专家对全文进行翻译,以汉藏两种文字,文字与图示对照,最大限度确保当地干部群众都能看得明白。四是多地推出,促藏区彝区共享智力成果。针对阿坝州若尔盖县、甘孜州得荣县等藏区检察院对双语读本的需求,投入专项经费用于读本设计、翻译和印制,并加印1万册满足各地需求。为适应援彝援藏工作需求,同时制作了汉彝双语读本。
下功夫聚合力,补齐藏区彝区依法治贫短板
一是用“三心”工匠精神绣好脱贫攻坚法治之花。下“决心”,认准“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抓住扶贫监督重点,增强两地基层检察院的投入感和使命感;讲“细心”,认真调研找准炉霍县法治文化土壤相对贫瘠、语言不通这个难点,从打基础、补短板入手,创造性地编制了全省第一本精准扶贫领域汉藏双语简明法律读本;有“耐心”,深入藏区征求当地干部、藏族群众意见建议,以藏区干部和群众的需求出发修正完善读本,确保读本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锦江区检察院赴炉霍县充古乡政府预防宣讲
二是聚合力当好扶贫领域的法治守望者。将职务犯罪预防宣传与党的政策宣传、藏区“法律七进”相结合,主动对接两地各职能部门,携手炉霍县检察院把职务犯罪预防读本、普法小分队、涉农扶贫预防专题讲座、协助培训藏区检察人员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由“单独防”“各自防”“突击防”升级为“联合防”“互动防”“常态防”。
三是补齐依法扶贫短板提升发展软实力。查找制约依法扶贫工作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针对藏区双语法治人才需求迫切、刑事诉讼翻译藏语人才匮乏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将培养既懂法律、政策又通晓双语政法干部、宣传干部作为我省藏区、彝区依法治理长久之计;针对汉藏对照法律读物和工具书空白,导致藏区检察机关在开展法治宣传时只能自行翻译一些简单宣传单、标语,严重制约当地依法治理进展的现实问题,提出依托高校专业力量,为藏区、彝区编译出更多、更实用好书,补齐双语运用短板。(锦江区委统战部供稿)
汉藏、汉彝双语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