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突出导向“选”。鲜明“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联合组织部门遴选党政综合、产业园区、阳光康养、党群干部、现代农业和政法系统等6类优秀年轻干部参加递进培养,统战部门全程参与党外干部资格审核、面试比选,对毕业学员实行动态管理,适时提拔使用,彻底解决选拔党外干部“少数人中选人”“拿着帽子找人”的问题。目前递进班已举办5期,共遴选出44名党外优秀后备干部参加培训,占总人数的20%。其中,正科级后备干部14名、副科级后备干部30名。
二是多措并举“育”。将党外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区人才培训总体规划,设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菜单式课程,在浙大、复旦等高校举办了培训班5期,累计培训100人次以上,从理论水平上提高党外干部“软实力”;同时还根据专业特长和工作需要,安排2名党外(干部)在攀枝花市投资促进局成都分局等岗位锻炼成长,从工作实践上提升党外干部的“硬实力”。
三是精准谋位“用”。区法院、区民政局、区科知局、区住建局、街道(镇)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单位和专业技术性强的部门实现了党外干部全部配备。截至目前,东区现有在职副科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21名;换届以来,培养推荐副县级党外干部1名,提拔使用2名、交流重用5名。
四是优化机制“管”。健全党外干部廉政述职和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机制,从政治思想、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履行职责、廉洁自律、服务社会等7个方面,全面考评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表现和工作情况,考评结果作为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重要依据。(攀枝花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