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沐川花园村:文化扶贫 扶出群众脱贫精气神
http://www.sctyzx.gov.cn/  (2019-12-01 21:28:33)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到: 更多

“《懒汉脱贫》演得太好了,我们不能躺在政府的怀里等着大家帮我们脱贫!”近日,看完沐川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三百”文化惠民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活动后,沐川县底堡乡花园村5组贫困户熊世奎发自内心地感慨。

文化不仅让花园村民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在追求幸福生活中更具精气神。近年来,花园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治贫”与“治愚”,“扶贫”和“扶志”结合,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开了一扇文化之窗。

感恩宣讲,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用故事诉说脱贫路上的收获,用典型激励大众感恩奋进。近日,花园村首届脱贫摘帽“感恩追梦”演讲活动在该村村委活动室举行,邓国森、熊世奎、熊福强等花园村贫困群众代表,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真情话感恩,为更多人走上脱贫致富路加油鼓劲。

“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我们必须勤奋努力才能走出贫困、走向富裕。”“人虽穷,但志不能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我们也要行动起来,感恩奋进。”“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我们必须自力更生,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朴实的话语中汇聚着真挚的感恩;坚定的信念鼓励贫困群众在脱贫路上自强奋斗,贫困群众代表的现身说法,感染着现场听众,大家表示自立自强是对党和政府最好的感恩,会将这份感恩传递下去,靠自己的双手拔除穷根,消除贫困,过上好日子。

“抓好思想教育、讲好百姓故事、树好先进典范、做好宣传推广,激发贫困群众爱党爱国、诚实守信、饮水思源、自力更生情怀。”花园村党支部书记邹品权表示,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贫困群众“解说员”在现身说法、经验介绍、情况汇报、成效展示等方面的作用,努力让他们成为全村脱贫攻坚成果的形象代言人和亮丽名片,从不同侧面反映花园村“感恩奋进、同步小康”成效,助推脱贫攻坚“四个好”工作纵深发展、落地见效。

“扶贫不仅是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存条件,更要从思想上改变他们的观念,即‘口袋’与‘脑袋’都要同时富起来。”邹品权告诉笔者,通过开展“感恩追梦”宣讲、三八妇女节演讲、表彰致富带头人、推选光荣脱贫户、“五星家庭”评选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贫困户深刻明白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才能摘去“贫困户”这顶帽子。

丰富活动,点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优美的歌声唱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每天晚上7点,是花园村村委会最为热闹的时候,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此,一场热闹的广场坝坝舞就是大家劳作一天后最好的消遣。

邹品权告诉笔者,自从有了这支坝坝舞蹈队,打牌的人少了,聚堆“说闲话”的人也少了,人人都有了好气色,大家相互之间也更加团结,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好的向往。

“每天劳动再累都要来跳舞,不跳浑身不自在,跳了晚上睡觉都是香的。”村民张女士以前性格急躁,与人交往强势,邻里关系一直不和谐。但自从她加入舞蹈队,与大家有了共同话题,大家相互了解、相处融洽,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不少。

“贫困不仅是经济层面,还有精神层面,扶贫更要扶智、扶精神、扶文化。”谈起成立这支舞蹈队的初衷,邹品权告诉笔者,舞蹈最能激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成立舞蹈队就是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潜移默化让村民们摒弃不良习惯,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同时,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除常规开展的广场坝坝舞外,花园村还充分抓住相关法定节假日契机,邀请省书画协会艺术家为村民写春联、举办“送戏下乡 文化惠民”活动、趣味农民运动会、迎春游园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各类层出不穷的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乡村变化,感受文化春风,让新时代的新农村呈现欢声笑语和勃勃生机,为花园村的脱贫攻坚注入强大活力,也更加坚定了群众战胜贫困、迈步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文化科技,助力群众奔康路上腾飞

文化要为脱贫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让贫困群众精神上真正“富”起来,在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文化扶贫“扶”起脱贫志气,挺起脱贫腰板。

“农家书屋购买了很多栽培、养殖等方面的书籍,文化院坝里经常有市县剧团的文艺演出,如今咱村人心齐了,交流多了,致富脱贫的劲头更足了。”邹品权告诉笔者,村里建成了文化院坝,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也配备了空调、电视等设施,并定期举办致富培训班。

走进花园村农家书屋,笔者看到,书屋规模虽小却种类齐全,科技、文化、少儿、生活等各种类型的书籍整齐地陈列在书架上,桌子、凳子、柜子等一应俱全。“书屋藏书丰富,成为农村群众读书学习的乐园,让村民们在闲暇之余有了一个好去处。”邹品权告诉笔者,在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中,花园村除通过依靠物资帮扶外,更注重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真正让知识改变贫困户的命运。

家住花园村5组的贫困户熊世奎,因伤致残后,干不了重活,以往谋生的路子全断了,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通过小额扶贫信贷有了启动资金,本来对养殖一窍不通的他,通过在村上的农家书屋查阅大量养殖孵化等资料,并运用到实际中,让他获得了成功。“通过孵化鸡苗出售,我每年纯收入就有3万多元,再加上养鸡等产业,仅此两项年收入就有5万多元。”熊世奎告诉笔者,在农家书屋里,众多种类的书籍中有70%都是关于种养殖技术的书籍,每天都会有村民过来看书、学习,在这里不仅能学到很多种养殖知识,还能开拓视野,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添一份生活乐趣。

“开放农家书屋、开展农民夜校课堂,不仅可以搭建起‘扶贫、扶志、扶智’的重要平台,有效消除部分群众‘无知识、无技术、无志气’的现状,还为破解‘习惯穷、无奈穷’的思想顽疾奠定了基础。”邹品权告诉笔者,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花园村不断丰富完善农家书屋藏书种类,同时通过农民夜校等方式,定期举办各类种养殖技术培训班,让书本上的知识更好的被运用到生产当中去,做到学有所获。

(杨宝 费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