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通川区有少数民族群众2000余人,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中采取“1+6”模式主动作为,同频共振,真正诠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内涵。“少数民族志愿抗疫者”用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成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重要力量。
“1”即:组建一支少数民族红袖标志愿者队伍。根据中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通川区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相对较多的街道办、社区和单位分别组建了一支由辖区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红袖标志愿者队伍,同时落实任务,明确职责,加强管理。
“6”即:六支少数民族小分队发挥作用。根据少数民族红袖标志愿者队伍的组成情况,分成宣传、卫生、爱心、值守、信息、保障6个小分队。一是宣传小分队。通过微信群、宣传单、小册子向辖区居民宣传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提高防控意识。二是卫生小分队。发挥自己职业特长,做好辖区消毒工作,对出入小区人员和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监测体温,讲解相关防控知识。三是爱心小分队。组织爱心运送车辆、生活物资配送、捐赠口罩消毒液和资金。四是值守小分队。针对小区楼院封闭式管理的情况,每天坚持在出入口值守,监测体温,落实居民出入相关规定。五是信息小分队。每天收集各小分队的情况以及社情民意,综合协调,汇总上报,上联下达,为防疫控疫决策提供参考。六是保障小分队。协助社区和单位做好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资储备工作。
(通川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