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抗疫」病人的信任和感激,让我更加坚定信心!——洪雅县知联会会员王波武汉抗疫日记
http://www.sctyzx.gov.cn/  (2020-03-05 22:26:23)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到: 更多

“第一次进舱,是一种非同寻常的体验,感觉和上战场一样,我想到了我父亲,他当年上的是真正的战场,而我上的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病人满腔的信任和感激让我非常感动,我一定坚定信心、不负所望,努力打赢这场‘战疫’!”眉山市洪雅县知联会会员、县中医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波诉说第一次进舱时的心情。

2月9日,王波会同其他7名医护工作者从洪雅县出发和大部队四川支援湖北第六批医疗队,一起驰援武汉。作为这支洪雅战队的队长,王波完成一天忙碌的工作后,都要仔细地记录工作细节,晚上在工作群里和同事们交流心得。

进舱的感受:

“2月12日下午1点,专用公交车把我们从酒店接到武汉会展中心汉阳方舱医院,我们这个舱一共有两支队伍,一边是山东队,一边是我们四川队,一支队伍大概负责500位病人。到达医院,我们马上开始换防护服进舱。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确诊患者,刚开始我还是有点紧张,但是进去以后,看见井然有序的医疗环境一下子就不紧张了。作为医生,工作了那么多年,一看到病人,条件反射一样,立马就会进入工作状态。我们一组有10位医生,主要任务是收诊病人,汉阳方舱医院B区是11号晚上启用,收住的是武汉各个小区、社区、医院的确诊病人。病人已经在外面排好队,医院门口,有一个分诊医生,判断这个病人是轻、中症还是微重症病人,如果是重症病人,需要入ICU,就会让他转走。后续医疗条件完善后,可能还是会收微重症病人,因为这个舱的主要作业就是隔离治疗作用。每次分诊会放10至20个病人进来,分诊进来后,大部分病人自理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他们会排好队,等待我们会诊”。

艰难的时刻:

“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第一次进舱,我们都穿了尿不湿,在吃早饭和午饭的时候就很注意,没吃太多,也没喝水,进舱之前多去了几次厕所。我以为我会用到尿不湿,但是真正忙起来的时候,这些都是小问题,最后也没有用到尿不湿。忙起来就不觉得饿了,口渴肯定有的,长时间和病人交流不喝水嗓子会不舒服,但这些都不是问题。但也会有不适应的时候,防护服穿时间长了,我们又长时间来回走动,身体就会出汗,摩擦起来有时候就会痒,还有长时间戴口罩,口罩起雾的水,滴在鼻子上,也会痒会不舒服。第一次戴护目镜,可能没戴对,就压着耳朵了,刚开始没什么感觉,大概2个小时候后,耳朵就很痛,结果才知道是护目镜没戴好,但是重新戴会浪费一整套防护服,也只能忍着。在舱里坐下来休息的时间,累计不超过5分钟。因为穿着防护服,不敢坐,怕扯裂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很危险,有被感染的风险”。

感动的瞬间:

“有的病人情绪不稳定,有的病人会不理解,说为什么要把我接到这里来?会不会交叉感染?我们得随时观察,都会耐心向他们解释,安抚他们。防护服穿得很严实,我们在衣服上写上自己是哪里的,叫什么名字。我指着我衣服上的名字,向他们说,你看,我们是四川眉山过来的,专门来支援你们的,你们要有信心。有一个病人让我很感动,他说,‘看到你们,我们就放心了’。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合十向我们致谢。看到有医务人员在身边,病人就放心了,这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还有一个患者主动要帮我们照相,帮我们四川队的医务人员拍了一个合照,他说要保存下来,永远记着”。

此次驰援武汉,王波最大的感受是临危受命、重任在肩,他说“看着武汉这座空城我觉得很心酸,我此次才深刻地理解了‘我们的敌人是无数看不见的面向我们的微小子弹!’这句话的意义。面对疫情我们有时候也紧张,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防护意识,不断加强学习,为了病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感激,战斗到底、取得胜利!”

(眉山市知联会、洪雅县知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