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硬任务。民进内江东兴区支部认真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职责,积极动员会员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及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贯彻落实,在脱贫攻坚战中,广大会员以不同方式投入到扶贫战斗中,为坚决打赢攻坚战贡献民进力量和智慧。
一、积极建言献策,为脱贫攻坚贡献民进智慧
在东兴区的脱贫攻坚战中,东兴区支部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号召全体会员“团结一心抓好参政议政”。支部负责人积极参加区委、区政府召开的扶贫工作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及时掌握全区扶贫工作的最新政策和发展动态。支部通过整合其会内经济、农业、文化等领域的智力资源,组织骨干会员围绕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在扶贫中的应用和推广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撰写扶贫领域相关提案和建议4件。会员向南海撰写的《关于大力发展夏满蜜桃助推精准扶贫的建议》,直接加快了夏满蜜桃在全区推广的进程,仅在郭北镇种植面积就超过一千亩,为当地脱贫攻坚做出巨大贡献。会员荣莉撰写的《关于打造丈雪文化品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承载了民进会员的履职担当和家国情怀,也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开展文化扶贫
二、坚定文化自信,为脱贫攻坚鼓与呼
支部积极发挥文化界别会员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会员荣莉作为区文化馆馆长,每年春节都承担了全区大型文体活动的筹备和演出工作。仅2019年春节期间,就先后到太安乡桥坝村、新店乡书房村等地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6场。活动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先进文化,满足并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据统计,近几年来,荣莉累计组织开展文化扶贫演出77场,文化扶贫培训23场。
深入调研走访
会员李雪波、陈勇、曾洪友等书画家还联合内江市文化馆开展“春联万家”主题迎新春、送春联活动,为永兴镇等地群众现场创作春联,送上新春祝福。活动不仅在贫困村营造了健康文明、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新春文化氛围,也充分展示了民进会员的风采,扩大了民进组织在内江市的影响力。这项活动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开展,目前已经成为民进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品牌项目。
三、科技项目和资金相结合,为贫困村增强造血功能
近年来,东兴区支部一直将乡村振兴和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先后多次到各个农业企业和专合社开展专题调研,并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东兴区杨家镇观音井村由于交通闭塞、产业滞后,曾经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近年来,该村以51户贫困户为主组建成立富农康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了3个大棚,因地制宜发展黄背木耳产业项目。产业发展初期,由于资金紧张使经营陷入困境。得知这一情况后,民进会员尧曦和曾德明帮助专合社申请区级科技项目支持,争取资金5万元,用于支持项目的推进,负责人刘贤冲激动地说:“这笔项目资金真是及时雨、雪中炭啊!”随后,两位会员又帮助专合社联系农业农村局的专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使专合社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当地黄背木耳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年种植黄背木耳10万袋,因品质优良,实现产值近60万元,观音井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除发展黄背木耳外,尧曦和曾德明又计划帮助该村引入中草药种植,希望通过科技项目带动,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甩掉穷帽子,鼓起钱袋子。据统计,近两年来,支部会员累计争取各种项目资金25万余元帮助贫困村的产业发展。
开展科技帮扶
四、扶贫先扶智,以知识改变贫困和命运
东兴区支部共有中小学教师5人,占会员总数的六分之一。支部鼓励会员充分发挥自己在学科领域的优势和特点,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去。会员张莉和曾洪友带领骨干教师团队深入农村,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积极参与《小学儿童诗创作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他们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活动表演、活动评价等途径推广儿童诗教学,探索可行的儿童诗诵读与创作,通过诗歌的阅读与创作这一途径来提高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儿童文学素养,优化他们的语文素质,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拥有一个充满诗意的美好的童年。该活动获得所帮扶学校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开展教育帮扶
(民进四川省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