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驱动,提升“向心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知识讲座等活动,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组织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到清华、北大、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参加进修班,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到园区开展知识讲座,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专业素质及对党的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
示范引领带动,提升“竞争力”。每年评选表扬一批经济一线先进个人、党建之星(友),发挥“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梁效宁、“中国青年创业奖”丁兆、“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李开明和郭亮”等先进典型的激励、示范和导向作用,凝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智慧和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争先作为。
搭建平台推动,提升“创新力”。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信息安全产业孵化园、省级院士(专家)产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双创”平台20多万平方米,设立2000万元创业基金和4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基金,鼓励扶持非公经济人士创新创业。建立VIP服务、人才工作联席会等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内江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