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政策宣传经常化。全区3个街道办事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统战刊物征订基本实现全覆盖,常年开设统战理论课,在高校增加统战、民宗知识课程。建成东锦社区、西锦社区等五个基层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坚持开展“统战工作宣传月”集中活动和民族宗教知识“三进”(进社区、进村庄、进活动场所)经常性活动。
二是组织建设网络化。成立由区、街道、村(社区)三级统战工作领导组织,建立了三级统战工作网络化管理模式和区、街道、村(社区)、活动场所四级信息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系统垂直”原则,坚持阵地、人员、组织、经费、活动“五有”,对全区党外代表人士实施“人在格中、格在网中”的网络化管理。将全区各级各单位分管统战工作领导、具体工作人员基本情况造册登记,由统战部统一管理,形成“上下结合、专兼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战工作体系和适应需要的工作网络。
三是业务联系制度化。要求各基层单位每季度定期与统战部进行一次情况沟通,工作中发生的重大事项要做到随时汇报。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统战工作例会、半年进行一次观摩学习。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全区统战干部的业务知识水平不断提升。
四是工作重点区域化。根据全区统战工作对象的分布情况,划分出统战宣传、党外知识分子、高校统战成员、非公有经济等四个方面的多个重点单位和10多个重点人物工作区。全区统战工作形成了以抓好重点工作区为主,以推动面上统战工作为辅的管理体系。
五是探索创新持续化。按照“一区县一特色”的指导思想,在巴中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高校统战工作办公室,先后开展了三届巴中市“阳光下的石榴籽·民族团结一家亲”大学生民族文化周系列活动,对全区3个街道办事处和教育、卫生等系统实施了党外知识分子“网格化管理。
(巴中经开区党工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