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昌县傈僳族学会组织学会顾问熊国秀等一行三人受邀前往攀枝花市米易县,开展2020年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授课。
傈僳族火草麻布制作技艺生产工艺复杂,程序繁多,要经过20多个环节,全靠手工完成,工艺考究,制作难度大,制作周期长。而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先进生产方式中,面临着如何传承的问题,出现了很多傈僳族人不会织布的现象。
培训会上,熊国秀老师就针对这一现象主要分析、介绍、讲解了傈僳族火草麻布制作技艺的流程,一是从撒麻、割麻、晒麻、刮麻、捻麻线、纺麻线、煮麻线、洗麻线、染麻线、回麻线等逐一强细讲解每一个环节的季节、时间、计量,步奏、方法。在讲解捻麻线时,让学员亲自实践,指导学员如何把麻线捻好做细。二是采火草季节,怎样刮火草,如何保管等强细讲解制作流程,还让学员体验刮火草的技艺与技能。三是编织流程及一些禁忌知识介绍。
培训会上还进行了交流发言。傈僳族火草麻布制作技艺是我们傈僳族老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利用自然的伟大成果,是傈僳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纺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2014年国家文化部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最后希望两地同胞携手共进,弘扬民族文化,让火草麻布制作技艺代代相传,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在培训期间,德昌县、米易县两地傈僳族同胞相互交流傈僳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同胞友谊深情。
(德昌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