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广安】画出最大“同心圆”聚力决战脱贫攻坚——广安市各民主党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纪实
http://www.sctyzx.gov.cn/  (2020-12-21 14:24:38)  来源:同心四川
分享到: 更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安市各民主党派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勇担脱贫攻坚之责,多形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探索出多党合作精准帮扶模式,打造出民主党派参与脱贫攻坚的“金字招牌”,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征程画出了最大最美“同心圆”。

一、围绕中心大局,在“集结号”中奏响脱贫攻坚“协奏曲”

(一)全篇谋划,形成整体合力。广安市委、市政府思深益远、谋定后动,组织动员全市各民主党派开展“为广安做一件脱贫攻坚好事”活动,汇聚起发挥政治优势、聚力民主监督、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广泛力量。市委统战部服务和保障各民主党派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全力做到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统筹运转,形成了各级统战部门牵头负责、各级民主党派配合协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强大合力。

(二)主动对接,争取多方支持。市委领导带队赴京汇报10余次,赴省对接近100次,积极向民主党派中央、省委汇报争取各类支持。利用小平故里的优势,发挥民主党派“直通车”渠道优势,助力抓项目、抓政策、抓资金。通过向民主党派中央、省委及有关部门争取,引进、协调重大脱贫攻坚项目18个,总投资超过23.4亿元。其中,九三学社广安市基层委员会通过九三学社中央向生态环境部和农业农村部为我市争取到投资3亿元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污水治理)项目,该项目已纳入生态环境部2020年项目库,项目实施后,可有效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改善12个村、1.4万余人农村人居环境。民进广安市支部通过民进省委协调引进投资1.9亿元、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的华蓥市卫生医疗服务中心PPP项目,极大提升了华蓥市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就医难题。农工党广安市支部通过农工党省委为武胜县争取到省水利厅投资1.09亿元的五排水水库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省级试点项目,解决了当地4个贫困村用水问题。

(三)建言献策,提供决策参考。积极召开脱贫攻坚通报会、专题协商会、建言献策座谈会等60余次,及时向民主党派通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2014年以来,市级各民主党派提出脱贫攻坚提案议案150余件,提供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400余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30余篇。2020年5月,民盟广安市委关于《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意见建议》被省委统战部《党外人士意见建议》采用,得到副省长尧斯丹同志肯定性批示。

二、发挥界别优势,在“向心力”引领下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

(一)发展脱贫产业。2014年以来,全市各民主党派组织联系贫困村88个,党派成员联系贫困户954户,帮助争取农业产业、基础设施、交通等扶贫项目564个,协调争取到村帮扶项目资金约18.92亿元。其中民革广安市委协调重庆南鸣集团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广安宗良食品有限公司,解决了广安区龙安乡100余名贫困村民的就业问题。民进广安市支部协调武胜异地商会在武胜县投资9000万元建设种养殖业和农业深加工项目,解决附近贫困村800余人就业难题。民主党派成员主动响应,积极为贫困村解决实际问题。全市各民主党派企业家出资发展种养殖、旅游等产业项目9个,投资约10.2亿元,带动贫困群众近10000人增收致富。其中民盟盟员熊维应投资4.8亿元对五华山景区实施开发建设,流转200余亩撂荒土地,探索“景区+企业帮扶”扶贫新模式,带动周边4个村900余名贫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民建会员黄志标带动全市100余个贫困村、6000余户贫困户订单种植青花椒1.2万余亩,常年为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1000余个,使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二)开展社会服务。开展社会服务900余场次,累计捐款捐物折合近1700万元,受惠群众22.38万人。一是开展助学送教活动。各民主党派开展“轻松备战高考”“烛光行动”“六一”慰问等助学活动304次;举办讲座、支教等送教活动100余场次,受惠群众约3万人。二是开展送医送药活动。各民主党派组织医卫专家到贫困村开展“送健康下基层”“惠民义诊”等活动,累计开展义诊活动90余次,诊治病人10000余人次,发放健康资料75000余份,免费发放药品价值32.8万余元。三是开展技能培训活动。组织民主党派专家为贫困村群众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和指导140余次,受益群众4800余人。其中,致公党广安支部将“贫困村村医培训”作为社会服务品牌打造,连续几年为全市贫困村村医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村医业务和服务能力。四是开展“服务到户”活动。举办各类文化下乡、惠民演出等活动200余场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受惠群众约6万人;主动提供法律援助240余次,其中,民进会员陈素芳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农民工讨薪182.3万余元。

(三)积极捐款捐物。多形式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引导党派成员投身光彩事业,为贫困村、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民主党派组织和广大党派成员捐款捐物累计达1685.08万元。其中,民建会员韩华亮通过捐资助学等方式捐款捐物达300万元的同时,还引导20多个企业家朋友参与脱贫攻坚事业。全市民主党派成员还结合岗位特点,创新方式和载体,引导和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连续多年在“10.17”扶贫日期间组织慈善捐赠,自2015年以来,共募集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合1.53亿元。

(四)打造统战扶贫品牌。各民主党派以广安(武胜)基地建设为依托,积极对接党派省委,以72777工作思路创新开展“多党合作·同心共建·脱贫奔康”系列主题活动。即:结成了“7个帮扶对子”,7个民主党派省委分别与广安7个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联系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完善了“2项工作机制”,在扶贫工作中建立完善了“一党派一企业一产业一结对”和“一组长一主任一专家组一贴心人”的工作机制,搭建起了与贫困村有效的沟通桥梁。共建了“7个产业基地”,各民主党派协助探索了“革武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基地”“盟武嘉陵江生态经济示范基地”等7个共建产业基地,帮助贫困村发展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打造了“7大特色品牌”,各党派结合自身界别特色,打造了“普法工程”“烛光行动”“致爱工程”等7个党派特色扶贫品牌,形成了“统战得拓展、党派得锻炼、地方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多赢局面。

三、落实各方责任,在“规划图”上完成民主监督“施工图”

(一)主动配合开展民主监督。市委高度重视支持民主党派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将其纳入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各区市县党委、政府及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各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市委统战部定期向民革四川省委、致公党湖北省委汇报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主动提供有关数据资料。

(二)科学制定整改落实方案。积极配合民革四川省委、致公党湖北省委对口我市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面对民主监督反馈问题不回避、不推诿,主动认领全部问题、采纳科学建议、接受工作任务,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强化责任落实,全力以赴以“清单制+责任制+时间表”的方式抓好问题整改。落实现场交办、限时办结制度,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纳入相关部门绩效考核督查督办内容,确保督出质量、督出进度、督出实效,对反馈的问题能整改的均已整改到位并将长期坚持。

(三)畅通脱贫攻坚监督渠道。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动邀请民主党派参加相关会议、调研视察、考核评估、检查验收、审计监察等扶贫监督活动,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聘任脱贫攻坚“特邀监督员”“扶贫调查员”45名,参与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扶贫专项审计监督,实现视察监督、提案监督、评议监督、特约监督有机结合。市委统战部、市扶贫移民局出台了《关于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市级各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县两级统战部门均成立网络工作群,直接联系服务各民主党派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送达各类文件,邀请其参加各类会议和检查视察。

(广安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