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党建带动体系。坚持以支部建设、党建推动为根本举措,切实建立“1+10”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以组织部门牵头,统战、纪检、宣传、政法、商贸、工会、共青团、妇联、民营企业、商协会为成员单位的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司其职,协调推进民营企业党的组织建设。
二是构建政治引领体系。通过在民营经济代表企业派驻统战联络员,加强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引导和教育,突出“四个强化”,即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思想引导和强化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增强激发爱国主义热情;通过开展“光彩事业”、评选“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建设者”等活动,引导他们弘扬传统美德,做扶贫帮困、先富带后富的领头人。
三是构建素质提升体系。通过举办党外人士培训班,通过工商联、民营办、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开展研讨活动,推动实施“四大工程”。即:实施民营企业家“成长引领”工程、“强筋壮骨”工程、“互学互鉴”工程和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育新培优”工程。
四是构建发展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措施,助力经开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强化三项保障、优化三个环境、搭建三大平台、抓实三项重点”的“4个3”工作思路上,做实“政策、机制、人才”的加法,积极构建党政企沟通协调服务平台和企业家创新发展平台。建立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从产业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额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发展良好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统筹配置和价格监管,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
五是构建组织发展体系。突出“四项重点”,着力加强民营企业家和管理层的统战工作,即发挥统一战线的汇聚力量作用,建好辖区商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和民进、民建、知联会等基层组织建设,健全选人机制和培育统战组织。
六是构建参政议政体系。充分利用统一战线建言献策直通车等优势,拓宽民营企业政治诉求和建言献策渠道,建立民营企业家列席重要会议制度、构建民营企业家参与重要决策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家开展民主监督和鼓励民营企业家参与全面深化改革,将民营经济工作贯穿于经开区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领域。
七是构建亲清激励体系。全区通过构建“三亲推动”、突出“三重激励”的体系建设,旗帜宣明地倡议广大干部促进发展要“亲”、服务企业要“亲”、解决问题要“亲”,要求各级组织要靠前服务、清白交往。同时,要求各级组织要突出“三重激励”,即注重在重大工作、重大任务中挖掘典型、宣传典型;注重在重要表彰、重要奖励中关注先进、激励先进;注重在追求进步、积极进步人士中实施重点培养、优先培养。
八是构建创新服务体系。在推动党工委、管委会不断出台政策,优先安排资金用于名优品牌产品研发创新的同时,积极引导全区民营企业要围绕“四大行动”,做优“创新”文章,做大服务品牌建设。即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创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品牌建设。
(巴中经开区党工委统战部李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