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九广合作”援助青川工作开展以来,九三学社各级组织充分发挥“人才库”和“智囊团”优势,从科技支持、智力支持到人才培训、捐赠捐助,倾情青川、帮助青川,助推青川经济社会文化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一、科学规划推动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九三学社先后组织专家帮助青川编制了《青川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该课题于1996年7月在加拿大温哥华第十四届运筹学联谊会上荣获“国际运筹学发展奖”银奖。
二、先进理念助力重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青川县沙州镇江边村270多户房屋全部受损,其中需要重建约220户。如果这220户全部砍伐树木建房,不仅会消耗大量林木资源,还不可避免地造成生态破坏。由于江边村处在龙门山脉的最北端,喀斯特地貌特点较为突出,使该村地质结构极不稳定,在5级以上余震频发的时候,如何建房,建什么样的房屋是村民们心焦的问题。这时,九三学社专家拿出了“轻钢龙骨房”建设方案。这种轻钢结构住宅,造价低廉但可抵御8级地震灾害,同时可以保证使用60-70年。该项目投入资金160万元,并于2009年4月就让江边村受灾群众搬进了新房,全面完成家园重建的目标。
三、搭建平台共推产业。2015年11月1日—4日,由九三学社中央、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休闲体验分会指导,广元市人民政府、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办,青川县人民政府、广元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九三学社广元市委承办的“2015中国·青川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研讨会”在青川隆重召开。研讨会议期间,来自国家、省市发展改革、旅游规划、生态环保、政策咨询领域的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代表们,立足各自领域、发挥行业专长,紧扣“生态青川·绿色崛起”研讨主题,围绕“青川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青川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唐家河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课题,从县域经济发展途径探索、配套产业定位布局、未来发展战略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证,根据青川当前现有资源、特色资源以及当前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旅游产业结构,对青川建设生态旅游目的地所涉及的“景区体系建设、配套设施跟进、支撑产业布局、文化底蕴以及旅游品牌提升”等项目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四、传授技术促进丰收。九三学社先后在青川推进了粮食自给科技丰收工程、南江黄羊、良种禽畜养殖和水稻旱育秧技术,建立了“三木药材”和“九广优质果苗场”,推广了白龙湖银鱼养殖,为青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机关支社与九三学社青川支社结为友好支社后,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科技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昌平区科协秘书长甄燕昌在青川油橄榄产业园实地教授了节水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首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九三学社首都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魏明建作了题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态势与青川生态康养产业的发展”的专题讲座。2017年,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机关支社刘永泰一行来到青川,捐赠了“灰树花”菌种2000袋,并举行了签约仪式。食用菌专家甄燕昌、张海疆为在场的老百姓示范种植一垄“灰树花”菌种,详细讲解了栽培技术,包括土壤、畦沟的规模、覆膜尺寸、菌种摆放、覆土厚度、水量要求等种植技术以及后期生长中的管护技术,耐心的解答了老百姓提出的各种疑问。
五、爱心工程造福社会。在教育方面,2017年8月,九三学社青川支社提出山区学校缺乏课外读物,希望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机关支社为青川县中小学捐赠图书,帮助建立图书阅览室。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收到这一请求后,号召全体社员共建爱心书屋,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捐赠图书就达1万多册。为了让“爱心书屋”更加符合现代图书阅览室的要求,九三学社青川支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2万元,用于购买图书、教辅设施设备。几年来,“爱心书屋”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让越来越多的山区孩子有了获取更多知识的来源,为山区青川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为山里的孩子点亮了智慧和梦想的明灯。医疗卫生方面。一是“同心康福”行动持续为脑瘫患儿家庭减轻负担。家住青川县石坝乡的脑瘫儿童患者董淑婷,由于家庭困难,无法支付巨额医疗手术费用,前期九三学社青川支社通过“九广合作平台”联系河北省脑瘫医院为其家庭减免手术费1万多元。2019年11月,九三学社青川支社鉴于其家庭的特殊情况,为其送去了价值2000元的慰问物资,解决家庭实际困难。2017年和2020年,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在青川开展的“同心康福”脑瘫救治行动,共促成了来自青川各乡镇的20名脑瘫患者及其家属赴石家庄脑系医院接受免费手术治疗。“同心康福”脑瘫救治行动,是对青川县贫困患者重大疾病救治行动的惠民工程,有力推动了青川健康扶贫工作开展,切实减轻了脑瘫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二是积极争取九三中央基金,救助困难社员家庭。九三学社青川支社社员李孟道同志于2019年8月突发脑溢血,开颅手术过后身体半边瘫痪卧床不起,医药费共计花费几十万,后续治疗面临不小压力,九三学社青川支社本着关爱社员的角度为其送去慰问金,同时为他争取到“王选关怀基金会”救助资金3万元。
六、项目援助助力发展。一是生态修复项目持续投入。在九三省委副主委沈光明的帮助下争取到国家环保部500万生态修复资金用于青川生态修复项目,该资金分五年逐年到位,目前已到位资金400多万元。二是“大熊猫国家公园标准化建设管理示范区”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四川省林草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与广元市人民政府、四川省长江造林局、青川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创建大熊猫国家公园标准化建设管理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将“青川县大熊猫国家公园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唐家河大熊猫栖息地国际竹旅游示范区建设”两个项目整合为一个大项目,即“大熊猫国家公园标准化建设管理示范区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人民币20亿元,分公园内、外两块完成:公园内投资3亿元,主要建设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协议项目;公园外投资17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公园入口的大熊猫生态小镇示范社区。
(青川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