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雪琴带领调研组深入区非遗传习基地和平梁、大和、化成等地,对乡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情况和乡土文化促进文旅经济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进行调研。
刘雪琴指出,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传承、利用、发展优秀乡土文化促进文旅经济融合发展,是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的保障。一要加强保护和充分利用好乡土文化地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承载着乡愁记忆的乡土文化地标,面临损毁、破坏甚至消失的危机,要加大保护力度,同时适当利用,将景观功能与文化游览、文化活动结合,把传统的旧祠堂、旧戏台等改造成文化阵地,举办文娱、宣讲、礼仪、议事、美德评比等活动,使其成为新的文化旅游地标和群众精神家园。二要把地方戏和地方工艺作为乡土文化的表达者。乡土气息是地方戏与生俱来的特征,地方戏要实现振兴,必须从回归乡土做起;地方工艺优势独特,传承人就是地方明星,要创造条件,使地方戏和地方工艺成为乡土文化的表达者、文旅融合发展的践行者。三要让新的乡贤文化引领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发展。乡贤文化所蕴含的文化道德力量对推动乡村文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挖掘提炼、传承弘扬优秀乡贤文化,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健康的乡村文化生态,积极运用新媒介、旅游景点展示等手段,扩大新乡贤文化的传播途径,让新乡贤文化成为本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的情感认同,推动地方文旅经济融合发展。
(巴州区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