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攀枝花】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获“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http://www.sctyzx.gov.cn/  (2021-09-01 21:23:30)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分享到: 更多

近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的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名单已完成公示,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新山傈僳族乡全乡面积78.7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近1900户,7000余人。其中:傈僳族430户,1800余人。拥有5项省级非遗项目、1项市级非遗项目和12项县级非遗项目。

新山傈僳族“约德节”、舞蹈“斑鸠吃水”、织布技艺、刺绣技艺和葫芦笙舞先后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傈僳族“约德节”

“约德节”就是傈僳族的“情人节”。实际上 “约德节”有三层意思:一是傈僳族亲朋好友相聚的节日;二是傈僳族结识新朋友的节日;三是傈僳族情人相会的节日。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至十五日便是新山傈僳族人的“约德节”,青年男女们欢歌笑语,通宵达旦。2007年被纳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傈僳族舞蹈“斑鸠吃水”

“斑鸠吃水”,是新山傈僳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仔细观察,模仿深山中的一种飞鸟——斑鸠,成群结队地从树林中飞出,来到小溪畔吃水嬉戏的热闹场景而编排的优美动人舞蹈。村民在跳“斑鸠吃水”时,由葫芦笙手领舞,在葫芦笙悠扬的曲调中不断地变换着队形,表达着他们对自由、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结伴跳舞有一定规矩,如兄妹和姐弟不能排在一起,辈分不同的男女不能紧挨,凡关系不合规定者中间一定要插入两男和两女隔开,表兄弟姐妹可以随意结队。2010年被纳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傈僳族织布技艺

新山傈僳族穿着自制的麻布衣服,一个纺织技术精湛的傈僳族姑娘,可以使其父母感到荣耀。纺织包括生产——加工——制作三道工序,均是使用傈僳族自制的工具纯手工完成。2010年被纳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傈僳族刺绣技艺

新山傈僳族刺绣是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作品花团锦簇,色彩斑斓,独具民族特色,傈僳族妇女心灵手巧,个个都善于剌绣,她们的头饰、上衣、裤子、裙子、背包等都是他们的刺绣作品。傈僳族妇女的刺绣之所以那样绚丽夺目,其源于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有一位傈僳族年轻果敢的猎手,经常外出打猎,凡是猎获美丽的皮毛,他都要带回来送给心爱之人,他的心爱之人收到这些珍贵的皮毛后怕丢失,就把这些五彩斑斓的皮毛拼凑起来,缝制成衣服,穿在身上。姑娘们发现这种衣服款式新颖,美观大方,色彩斑斓,都爱不释手,于是都仿照这样的色彩,缝制、刺绣衣裙,从此傈僳族姑娘就爱穿这种五彩刺绣服饰。新山傈僳族刺绣区别于其他刺绣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提前在布上画底图,凭着自己平常的观察和喜好,在脑海中构思图案形状、色彩,凭着想象随意在各类服饰、居家布艺用品上刺绣。2010年被纳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傈僳族“葫芦笙”舞

傈僳族葫芦笙舞是新山傈僳族传统舞蹈,伴随葫芦笙吹奏出来的乐曲翩翩起舞,具有当地民族特色,新山傈僳族使用的葫芦笙均为五管,靠五根竹管组成,竹管的长短非常讲究,根据不同的间高可分为高音、次高音、中音三类,高音笙音色清脆、明亮,次高音笙音色明亮、圆融,中音笙音色柔和、甜美。傈僳族男子在不同的场合,都会拿着自己的心爱的葫芦笙吹奏不同的舞曲,族人们围在一起,跳出不同风格的舞蹈。2018年被纳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米易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