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雅安】彝汉团结互助 谱写乡村振兴宝峰华章
http://www.sctyzx.gov.cn/  (2021-10-21 22:08:39)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分享到: 更多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文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老先生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在荥经县宝峰彝族乡居住的彝族汉族群众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履行着费老的旷世名言,目前正在奋力赶超共同谱写乡村振兴之宝峰华章。

“多形式宣传”,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近年来,荥经县宝峰彝族乡党委、政府通过召开“乡、村、组干部学习会”、“坝坝会”、“微信群”、“文艺下乡”、“村村响”、“田间地头”、“双语学党史”等宣传方式,广泛宣讲党中央的民族法规政策知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汉彝结对制”,促进共同携手互助发展。与其他民族乡不同的是,宝峰彝族乡的彝族群众是分散而杂居分布在各族中的,针对本乡实际,乡党委、政府采取“一带一、一带多”也就是“一户汉族致富带头人结对一户以上本村的彝族农户”的模式,在其生产生活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截至目前,全乡共结对59户186人。通过不懈努力,当地彝族群众的教育观、陈规陋习、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全乡彝族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当地的汉族群众通过结对制也学到了不少的彝族传统文化,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体意识逐步增强。

巧用村规民约,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积极引导各村党支部,以村规民约为载体,打造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组建一支“彝族头人+保洁员”的管理队伍,由村党支部通过检查督促、彝族汉族卫生评比等方式,强化环境卫生治理,促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针对彝族群众文化水平偏低、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积极开展“法律知识下乡”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彝族群众学法、知法、守法,让法治氛围在彝族乡日渐浓厚;建立“头人+公益性岗位”村民管理队伍。把提高村民综合素质,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积极引导群众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把遵守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变为家庭和个人的自觉,提升德治教化的能力水平。如:开展“向‘雅安好人——花热且’学习”的宣传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正是这种各族之间的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才会有了宝峰现在“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之乡”等各项殊荣。在十四五规划中,乡党委、政府也绘制了宏伟蓝图,将带领宝峰各族群众继续砥砺前行,谱写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融合新华章。

(各族党员群众“重温入党誓词”)

(各族学生“双语”学党史)

(驻村工作队为 “各族留守儿童”过“六一”)

(彝族群众教汉族群众跳“彝族达体舞”)

(汉族群众给留守的彝族老人包饺子)

(已脱贫户勒格比尔一家过上了“好日子”)

(撰稿人:何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