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施教,不断扩大“法律进寺观教堂”覆盖面。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分类分批开展“法律进寺观教堂”活动,并根据不同教派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工作形式和内容。继续按先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至县域内其他宗教场所。
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法律进寺观教堂”工作实效。规范宗教场所学法用法的内容,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和 民族宗教政策的学习宣传。巩固宗教场所普法宣传阵地建设。逐步在每处宗教场所建立一块法制宣传专栏、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结合报刊图书进寺观教堂活动,逐步加大寺观教堂书屋中法律读物的比重,督促引导宗教教职人员 自学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律素质。适时对全县宗教人士及佛教居士、基督教信徒进行一次“七五”普法知识测试。培养骨干宗教教职人员担任法制宣传员,以协同宗教场所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把握原则,健全“法律进寺观教堂”工作机制。齐心协力建立统一的宗教场所学法用法制度,促进宗教场所学法用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指导佛教协会和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各举办一期教职人员法律法规专题学习会,开展一次送普法读物和普法宣传用品进场所活动。各宗教场所每季度开展一次教职人员和管理委会成员法律知识学习活动。
加强监督,狠抓“法律进寺观教堂”工作落实。将“法律进寺观教堂”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和“宗教活动场规范化管理”考核之中,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引导宗教教职人员依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宗教领域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