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攀枝花】米易县:凝聚民族团结之力 奋力建设魅力彝乡
http://www.sctyzx.gov.cn/  (2021-10-25 23:46:52)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分享到: 更多

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米易县麻陇彝族乡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以全乡各族群众为主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立足民族团结进步,加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效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栉风沐雨战脱贫。近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24个市县帮扶部门,367名帮扶责任人奋战在麻陇脱贫攻坚的战场,“党员红旗扶贫团队”始终活跃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十三五”时期,全乡累计争取扶贫资金1.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7个,完成贫困户农房新建317户、维修加固63户、易地搬迁78户、打造聚居点4个,硬化和修缮通乡、通村、通组公路114.5公里,新建桥梁10座,新建水池63口,铺设安全饮水管道52公里,4个贫困村全部提前“摘帽”,458户218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了脱贫。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党委创新工作方式,开展“脱贫奔康·励志奋进”五讲五评和麻陇榜样评选活动,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同时还积极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组织引导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积极探索创品牌。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持续擦亮特色农业金字招牌。晚熟芒果、优质油桃、生态牛羊等特色种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麻陇妞妞桃、麻陇奶桑酒、彝乡阿黑猪、麻陇猕猴桃、麻陇晚熟芒果等农业特色品牌效益不断放大,全乡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融合步伐加快,努力包装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初步形成了一季度“樱花节”、 二季度“油桃节”、三季度“火把节”、四季度“彝族年”系列节庆活动品牌,逐步实现了季季有热度、次次有创新、年年能增收,“醉美彝乡”魅力得到有效提升,全乡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进一步拓宽,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千方百计惠民生。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积极争取资金67.5万元,修建养殖畜圈90个,助推农户养殖业快速发展。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定落实“积分制”、“红黑榜”制度,启动实施环境“清、拆、建、管”专项整治行动,引导群众树立“讲卫生、勤清洁、重环保”理念,全乡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形成了环境卫生有人抓、专人抓、常年抓的良好态势。整合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建成姆陇广场,打造米易县彝族文化馆,修建党建文化广场,修复百里樱花长廊,完善彝文化主题公园基础设施,实施中心村19户农房风貌打造和团山堡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新建加油站1座,缓解全乡群众加油难、加油远的窘境。大力支持教育卫生事业优先发展,全乡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全乡除中心村外的5个村全部建有卫生室、配备村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致力打造文化阵地。利用彝族文化馆,收集展示各种农耕用具、器具、民族传统服饰、首饰、刺绣等1000余件,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彝族群众生产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了彝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努力夯实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和大力宣传百里樱花长廊、七星牌旅游驿站、黄草坪漂流基地、团山堡传统村落等特色旅游资源,形成以“徒步、自驾、露营、赛事”为一体的环山旅游线路。建设“彝乡彝味特色林果带”,打造“彝乡彝俗生态美食业”,三产服务业在全乡经济中的比重得到明显提升。

举办民族特色活动。据统计,今年5月麻陇彝族乡第二届妞妞桃采摘节,吸引游客、油桃收购商12000余名,带动油桃销售50万公斤,餐饮业、住宿业、零售业等增收120余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0元以上;今年7月第三届麻陇彝族火把节,当天游客数量突破2万人,各网络平台关注和点赞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余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下一步,麻陇彝族乡将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凝聚各民族力量,倾力打造“一线一带一节一业”特色产业,为加快建设产业强、生态优、人文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米易贡献麻陇力量!

(米易县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