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对口支援省内涉藏地区决策部署要求,促进白玉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0月17日-19日,武侯区政府景波区长一行实地调研督导检查武侯区部分援建项目实施情况,召开武侯-白玉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看望慰问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员和全体支医支教人才。
10月18日,景波区长一行风尘仆仆,刚到白玉县就前往“武侯帮扶之家”—对口支援干部人才集中居住地,实地调研了解对口支援工作队员日常工作生活和业余文化活动情况,与队员亲切交流,勉励全体对口支援干部人才:一要扛牢支援责任。坚持视白玉发展为己任、把白玉群众当亲人,自觉做“主人”不做“客人”,当“干将”不当“看客”,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全力跑好对口支援的“接力棒”,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二是要勇于克难奋进。努力克服高原缺氧、气候恶劣、语言不通等困难,主动在艰苦环境中直面挑战、锤炼品质、考验毅力,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在服务白玉高质量发展中提升自身价值。三是要架牢友谊之桥。严格遵守对口支援各项纪律,树牢武侯干部人才良好形象;虚心向白玉干部群众学习,促进汉藏文化交流,推动观念互通、技术互学、作风互鉴,提升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共识度,让友谊之树长青。四是要注重身心健康。树牢安全意识,认真落实安全制度、抓好安全管理,坚持锻炼身体,做到劳逸结合,确保全体队员平安、健康、顺利地完成对口支援任务。
10月19日,景波区长主持召开武侯-白玉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景波强调:武侯区将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要求,坚定扛牢对口支援政治责任,聚焦新时代乡村振兴要求,突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着力从四个强化加强对白玉的帮扶力度,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努力让白玉各族群众更加全面地享受对口支援成果,更加充分地感受幸福美好生活。一是强化协作互动,着力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顺应产业发展和市场规律,深化园区共建,联动开展产业培育、招商引资,推动特色农牧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河坡文旅融合示范园区等重点项目加快呈现。深化商贸互动,立足武侯区电商、现代商务商贸等产业优势,助推白玉开展农牧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市场推广,与区内电商、商超企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让更多白玉产品走向更广市场。二是强化资源共享,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共同体。积极顺应白玉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坚持把对口支援成效落实到民生福祉上,持续优化劳务输出对接机制,促进就业岗位、求职信息共享,帮助群众就业增收。深入推进“校校”精准结对,推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落地应用,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共享教育资源。深化医疗卫生队伍培训,加快建设远程诊疗信息平台等医疗项目,协助开展巡回诊疗服务。三是强化资金支持,着力构建项目建设共同体。把夯实要素保障、建好支援项目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紧紧围绕新一轮对口支援目标、重点任务和援助项目,加强资金筹措,有力有序推动既定项目落地实施。四是强化智力支援,着力构建人才培育共同体。着力完善派驻干部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让工作队员全情投入工作,更好地为白玉经济社会发展献智出力。全力支持白玉干部人才培养,加大对白玉干部人才到武侯交流任职、挂职锻炼、学习培训力度,根据白玉需求开展“订单式”临时性干部人才选派,加强专业技术支援、业务技能“传帮带”,着力为白玉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会前,景波区长一行实地调研了白玉县灯龙乡黑山羊保种繁育基地、金沙乡作英村集中搬迁点、白玉县三完小、白玉县农业试验试种基地等援建项目。在灯龙乡黑山羊保种繁育基地,景波区长详细了解了黑山羊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市场运营现状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情况。在作英村集中搬迁点,详细了解了村民搬迁之后的生产生活状况,勉励当地村民不等不靠,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在白玉县三完小,参观了区人武部援建的“少年军校”认真听取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教育课程设置、食宿后勤保障等方面介绍。在白玉县农业试验试种基地认真听取了县农发公司负责人情况介绍,并就白玉县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物流运输等与白玉县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余戬,区政府办、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对口支援办有关负责人参加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