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绵阳】游仙区:构建大统战格局绘就最美同心圆
http://www.sctyzx.gov.cn/  (2021-11-11 19:15:15)  来源:同心四川
分享到: 更多

近年来,游仙区针对统战对象增多、范围扩大、流动加快,由高度组织化向不断社会化转变的客观现实,不断构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搭建机构、整合领导小组成员力量、完善机制,寻找最大公约数,绘就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最美同心圆。

一、夯实基础,筑牢“圆心”阵地

一是力量配备做“加法”。在全市率先建立统群服务中心,明确事业编制4个。配齐配强镇(街道)统战委员,村(社区)党支书记兼任统战工作联络员,形成覆盖全区、镇、村(社区)的三级统战工作责任体系。

二是整合资源做“减法”。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统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创建统战系统资源数据库,整合各单位分头管理的18大类统战资源,实现了统战信息数据的整理、汇总。精简设立4个微信工作群,打造“指尖上的统战”。创建大统战联动办公平台,及时快捷开展公文流转、信息反馈和联动协调,实现了分布式办公、集约化管理。

三是思想教育做“乘法”。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结合不同时期主题教育活动,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等组织系统传达学习。先后组织4批次300余名人到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两弹城、飞龙山红军纪念馆等地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四是畅通机制做除法。健全完善大统战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业务随时沟通、经验及时总结、难题统筹解决,攥指成拳,有效破除低效重复和力量分散,提升服务效能。

二、讲好故事,拉长圆弧“半径”

一是讲好新型政党故事。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履职尽责,开展“各民主党派走进游仙”直通车,各民主党派举办活动30余场次、发放资料2000余册、开展培训1000余人次,以助学、助医、扶贫等形式捐赠物资价值6988万元。做实“一个党派一朵花”结对合作模式,对接市、区民主党派与“七朵仙花”属地乡镇、业主三方开展合作,七大基地及属地景点人流量同期增加20%,助推乡村近郊旅游发展。

二是讲好宗教中国化故事。在王家湾天主教堂打造“宗教中国化方向实践创新基地”,依托教堂百年历史沉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集中建设中华传统文化墙、爱国主义文化广场、宗教爱国主义陈列室“三个点”,规范实施“九个工程”,场所内文化内涵全面提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讲好民族团结故事。鼓励支持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的街道、社区组建民族歌舞、书画艺术等团队,开展“团结、和谐、友爱、互助”主题文艺汇演等活动。“一三三”社区民族工作法在全省社区统战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三、激发活力,绘就最美“同心圆”

一是“统战+军民融合”。围绕做亮“绵州君名荟”品牌,创新打造军民融合“新英汇·创新工场”,集合辖区军、政、企、研、校、服等资源优势,吸纳新阶联人士96名、成员单位235家,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一站式的服务,被中央统战部确定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为更好留住院地人才,加强院地青年交流,统战、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举办“相约幸福游仙”系列相亲交友活动,目前已开展7季,80余对成功牵手。

二是“统战+非公经济”。完善民营经济工作协调机制,搭建党建引领、政企沟通、银企服务、企业合作、把脉问诊五个平台,全区新增民营企业1184户。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当好非公经济人士“娘家人”,组织举办《国学智慧》讲座20期,开展“清华大学企业家高端研修班”等培训5场次3000人次。探索推行工商联(商会)“轮值主席(会长)”制,提升商会组织活力和创造力。针对经济下行压力,隆重、高规格举办商会2020年年会,进一步激发会员发展信心、提升商会凝聚力。

三是“统战+人才回引”。为发挥人才杠杆效应,引入发达地区的人才、技术和资金资源,网络在外游仙籍人才,2019年2月成立游仙区在外人才联谊会,并先后成立粤港澳、京津冀分会。联谊会先后组织会员参加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产业投资推介会、在外人才回游仙考察等活动,已达成意向性协议5个,投资额1.2亿余元。引导在外人才回馈家乡,会员涂显军捐资35万元为花庙村建设活动中心。

(游仙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