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统一战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为遵循,聚焦“四心”工作定位,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全县基层统战工作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提供了广泛力量支持。
一、实施“强基工程”,统筹协调有序有力。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县委统战工作、宗教工作2个领导小组作用,认真落实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等3个联席会议制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切实做到“四个纳入”、“三个带头”。二是织密工作网络。优化配备33个乡镇(街道)统战委员,明确县级部门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设立367个村(社区)统战工作联络站及27个企业、县属医院(学校)统战工作联络点,实现县—乡—村三级统战工作网络全覆盖。三是增强工作力量。成立县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增加事业编制3个。邀请21名同志担任统战工作特约通讯员,进一步增强了统战工作力量。
二、实施“铸魂工程”,思想共识持续巩固。一是注重“凝心”,强化思想引导。以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为抓手,举办统一战线“同心讲堂”、统一战线读书班、党外人士中心组学习会、乡镇统战委员培训班等,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凝聚统一战线奋发奋斗的思想共识。二是注重“举旗”,强化活动引导。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做好省、市党外人士“同心庆华诞·携手新征程”活动有关工作,举办全县统一战线书画展,组织开展“扫陵园、忆先烈、学党史、担使命”“拥抱新时代,担当新使命” 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发挥活动载体的聚合引导作用。三是注重“强声”,强化舆论引导。加大统一战线对外宣传力度,去年以来共有300余篇(条)宣传信息被省级以上媒体采用,2项调研成果分获全市统战理论创新三等奖、实践创新二等奖;《留守孩子的幸福生活》获全国统一战线脱贫攻坚随手拍二等奖,统一战线信息宣传的正向引导作用不断发挥。
三、实施“菁英工程”,党外力量不断汇聚。一是推荐用好党外干部。切实做好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和政治安排,2020年以来提拔党外科级领导干部20名,其中正科级领导干部6名,全县党外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达到68名。严格按照程序开展政协、人大换届各项工作。二是选优配强统战组织(团体)班子。完成县工商联(商会)换届工作,推动成立成都青羊区通江商会、重庆沙坪坝通江商会等异地商会。配合做好民建巴中市委和市知联会换届工作。三是搭台汇聚“四新”人员。在抓好农村“四新”人员统战工作的基础上,健全通江县乡贤研究会及乡镇乡贤分会、村(社区)乡贤参事会,持续开展乡贤“四进”活动和“通江县十大杰出乡贤”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县政协“新乡贤”界别和“新乡贤”委员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四、实施“聚力工程”,服务大局成效明显。一是聚力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九条措施》,出台《通江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召开全县营商环境“好差评”评价会和政银企座谈会,推动建立重点民营企业“一企一策”帮扶制度,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二是聚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启动“万企兴万村”活动,支持民营企业继续结对帮扶157个村,引导巴山牧业等民营企业积极巩固帮扶成果投身乡村振兴。三是聚力促进复工复产。广泛发动统一战线参与疫情防控,捐赠各类物资资金200余万元。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前往陕西、重庆等地,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先后帮助5家民营企业获得银行授信5.6亿元。
五、实施“品牌工程”,特色工作亮点纷呈。一是擦亮红色统战品牌。围绕“巴山秘密协定”等统战史实和杨成元等统战人物,创建红云崖基层统战实践创新基地,迎来了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田向利实地调研。围绕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先后支持创建“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全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进一步丰富了红色统战内涵,擦亮了红色统战文化品牌。二是打造新阶统战品牌。整合通江县创新创业孵化园(石牛嘴)和“壁州创谷”新阶统战资源,创建“壁州创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全力打造“壁州.新阶汇”品牌。三是培育园区统战品牌。依托县工业园党群中心,以裕德源公司、一爻良方、巴山麻王、千菇生物等园区重点企业为载体,切实推进园区商会、工商联维权服务点建设,创建县工业园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探索总结“五建五提升”园区统战工作法,为园区统战工作走深走实奠定了基础。
壁州创谷新阶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
六、实施“合和工程”,爱国爱家共建和谐。一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宗教工作主体责任,做到“六个纳入”,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责任。积极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宗教活动场所“六进”和“政治安全在身边”等专题培训,加强17个宗教活动场所森林疫情防控、消防、食品、住房等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大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走访慰问、变更民族身份等工作,实施好支援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项目。三是加强台属侨胞沟通联系。落实香港专项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两岸婚姻家庭、“三侨生”、新侨知识分子等基本情况统计工作,加强对归侨侨眷代表人士的联系沟通,组织实施好华侨捐赠项目。
(通江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