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江市恪守“四心”工作定位,紧扣“基层统战工作质量年”部署要求,坚持“点上有突破、面上有创新、整体上台阶”工作思路,着力从“建机制、搭平台、建基地”入手,务实推动基层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健全三个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健全领导机制。建立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统战工作四级联动机制,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推动全市83个乡镇(街道)和所有村(社区)、园区和国企全覆盖配齐统战工作信息员。确保各领域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健全责任机制。制发《内江市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统战工作的意见(试行)〉的工作台账》,分类明确工作任务。根据“四区一企”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实际,细化统战联络员职责,畅通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及时掌握最新动态。
健全考评机制。严格对照省上“四区一企”评价体系,制定下发了《全市基层统战工作规范化综合评价体系》,考评指标量化分解为基层基础建设、政策贯彻落实、团结和谐进步、服务中心发展、工作实践创新5大类、30小项,实行百分制,鼓励县区创造性地开展统战品牌工作、特色工作。
搭建四个平台,广泛凝聚力量
搭建团体组织平台。指导各县(市、区)成立知联会、新联会、光彩会、新乡贤联谊会等统战团体20余个。在全省率先制发《新乡贤统战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实现县(市、区)新乡贤联谊会组织全覆盖。
搭建联谊交流平台。建立党员市领导干部列名联系“四区一企”制度,面对面、键对键联系交流,及时动态了解基层情况,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00余个。
搭建建言献策平台。指导县(市、区)完善基层协商制度,定期组织基层统战成员参与专题协商,收集各类意见建议80余条。开设“网络社区对话”“甜城问政”等栏目,积极为基层统战成员拓宽建言渠道。
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122家民营企业与84个村建立帮扶关系,落实产业扶贫项目9个,吸纳贫困村群众近1000人就近就业。支持新联会分别与8个(街道)社区结对共建,开展新联会进社区“春送岗位”“夏送法律”“秋送爱心”“冬送温暖”等活动10余次,累计捐款捐物100余万元。
建立三批基地,打造示范样板
指导县区建设一批。按照“一县区一品牌”思路,指导县(市、区)因地制宜,坚持“有专人管理、有制度台账、有平台载体、有活动阵地、有示范作用”的“五有标准”,示范打造创新基地样板。资中县打造“同心楼”县区统战实践基地,内江高新区打造长安社区“四联四新”实践创新基地,内江经开区打造“三同三联”园区实践创新基地,市中区、东兴区、威远县分别打造新乡贤统战工作、统战文化、民族工作示范基地。
依托统战团体建设一批。发挥统战团体桥梁纽带作用,鼓励支持联谊组织结合自身特色打造示范基地。依托新联会示范打造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8个,依托光彩会示范打造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1个,依托新乡贤联谊会示范打造新乡贤实践创新基地3个。
发挥行业优势建设一批。在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自由职业等不同行业领域示范打造“行业型”实践创新基地。在市中区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园、东兴区科技孵化器打造实践创新基地,在市中区、隆昌县等电子商务集聚区打造实践创新基地。
(内江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