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桥区高度重视宗教活动场所食品安全,聚焦全区寺庙食品安全“重点”“难点”“盲点”精准发力,全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一是突出宣传重点,防微杜渐全力保障食品安全。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的原则,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树立食品安全防范意识,用好宗教“双月学习会”、“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等载体开展多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宗教界人士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寺庙”活动,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和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教职人员、信教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全年共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4次,宗教活动场所现场咨询30余次,发放宣传单6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8幅,微信工作群发布消息50余条。同时,在宗教活动场所内公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人和举报电话等信息,发动群众积极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形成食品安全“人人监管、人人参与”的整治环境,构筑起群防群治的食品安全防线。
二是破解治理难点,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充分发挥区、镇、村(社区)三级宗教网络和镇、村(社区)两级责任制作用,全力攻坚寺庙食品安全难点问题。指导寺庙做好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寺庙食堂改造升级和“明厨亮灶”全面达标,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寺庙食堂日常供餐安全检查,切实提升寺庙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宗教节日聚餐管理,严格实施寺庙聚餐备案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所在辖区寺庙聚会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对聚餐人员信息统计、食品原料采购加工、餐具清洗消毒、临时从业人员资质审核等安全重点进行严格把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不发生食物安全事故。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定期会同区食安办、区市场监管局、镇、村(社区)开展联动执法检查,对寺庙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逐一排查,对发现的部分宗教活动场所食品卫生公示栏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现场督促整改。
三是消除监管盲点,健全完善食品安全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督促指导各寺庙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制定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明确场所主要负责人为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配备寺庙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大食品从业人员管理和安全知识培训,全力构建行业部门主管、宗教场所自律、教职人员自觉的共建、共管、共治格局。提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完善《宗教活动场所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科学制定全区危害评估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提高食品安全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创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长效管理应急处理机制。
(五通桥区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