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凉山】会理市成功创建第六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1-07 20:48:56)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分享到: 更多

2021年12月31日,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命名第六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川民宗委〔2021〕134号),命名会理市为第六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据悉,省民宗委、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此次共命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33个,其中,示范县(市、区)8个,示范乡镇21个,示范街道4个;命名示范单位127个,其中示范社区19个,示范村寨14个,示范学校29个,示范机关30个,示范宗教活动场所3个,示范企业9个,示范医院8个,示范景区3个,示范社会团体、组织3个,新经济组织2个,示范岗位1个,示范部队3个,示范家庭3个。

近年来,会理市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全市加快发展的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一是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体制机制健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联系市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划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项工作经费,配备了专门事业编制人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年专题听取和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工作6次以上。制发了创建推进方案、示范市实施方案、宣传教育方案、“六进”实施方案等,先后组织召开创建启动会、推进会8次,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培养使用,近年共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培训班等30期,培训达2500人次。2021年,全市1889名公务员中有少数民族493人,比2020年增长1%; 631名科级领导干部中有少数民族147人,占23.3%;31名市领导中有少数民族10人,占32.26%,全市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

二是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全市民族关系和谐和顺。开辟了今日会理、会理宣传、船城党建等微信公众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长效化跟踪宣传报道,举办了元宵节、端午节、小黑箐白沙村祭龙节、黄柏石垭口火把节等传统民俗旅游活动,打造了红军长征纪念馆、会理会议遗址、长征巧渡金沙江遗址、新安马鞍坪移民新村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市开展“我身边民族团结的人,我身边民族团结的事”征集活动。胡大祥、冷利霞2名同志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中共会理县委被表彰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会理市城关第一小学、会理县委统战部、六华镇人民政府被表彰为凉山州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王丽梅、张春晋4名名同志被表彰为凉山州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三是不断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各族人民生活幸福美好。2017至2020年,共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520万元、三州开发资金1298万元、民族事业发展专项资金690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80万元,市财政配套30.8万元,实施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基础设施项目62个。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较2016年末预计(下同)增长2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9%、56.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至29.7:28.2:42.1。会理成功撤县设市,德会高速、宜攀高速会理段全力推进,大海子水利工程全面完工,横山水库立项获批。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5.88万人、征收基金4.27亿元,发放养老金8.66亿元。新增就业31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64%;劳务输出10.98万人,实现收入19.32亿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24件,为850名民工追回工资650.47万元。发放低保、残疾人、特困人员、高龄老人、孤儿等群体救助金1.29亿元。“索玛花开”项目救治354人,免费适配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728件,30户残疾人家庭股权量化分红3.6万元。发放退役军人优抚金1552万元。为5658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投入5.01亿元办成民生实事2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