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泸州】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党建引领强产业 乡村振兴开新局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4-08 15:53:09)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分享到: 更多

近年来,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围绕“党建引领 产业富民”进行了有益探索,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 统筹产业发展

大寨苗族乡党委、各村党支部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乡党政班子成员主动靠前,站在总揽全局的角度,帮助各村谋思路、跑项目、找市场,整体推进村级经济发展,引导各村因地制宜,科学选准产业。过去五年累计招引产业项目15个,竣工投产产业项目13个,落地开工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达8600余万元。今后更将探索成立乡国资平台公司,牢牢抓住示范村创建这个“牛鼻子”,试点探索示范村联动建设,通过深挖各村优势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在多姿多彩和连片创建上下功夫,叫响“大寨苗乡”地域品牌,增强规模效应,推动大寨乡村振兴由“点上开花”向“面上成景”转变。

各村“两委”牵头创办村级集体经济公司,通过法定程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村党支部书记兼任集体经济公司第一负责人,村“两委”成员兼任理事会成员,引导村民推选有公心、有责任、有能力的村民代表参与集体经济管理,共同担当开发集体资源、服务集体成员、管理集体资产、发展集体经济等职责,既发挥党支部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又按照集体经济公司章程做好运行管理工作。截至2021年底,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余万元,已脱贫村富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1万元。

突出党员示范 发挥带头作用

眼下正是玫瑰花培育种植的关键时期,在大寨苗族乡富民村“花海迷宫”x乡贤示范园区,党员致富带头人、乡贤曾凡江在花园里里外外忙碌着,每天组织工人培育种苗、修剪枝条。虽然连日来起早贪黑地辛苦劳作,但一想到第三届“花海迷宫”玫瑰花园开园在即,曾凡江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2020年,曾凡江联合几位本地企业家、乡贤打造了占地80亩,投资200余万元,拥有28种珍稀玫瑰品种的“花海迷宫”玫瑰园。在开园当天吸引游客4000余人,营业收入超过4万元,带动富民村周边数10家餐饮、10余户大小民宿、50余家小商品副食店营业增收。

曾凡江说,“不仅自己要富起来,更要带着大家伙儿富起来,我觉得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据悉,玫瑰园日常维护都是聘请周围农户前来务工,日收入80至200元不等,解决了村内近20多名群众的就业问题,让周边农户通过乡村旅游实现居家挣钱。

在大寨苗族乡,像曾凡江一样带领周边群众务工就业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还有很多。在各村党支部带动下,党员们带头建设园地、流转土地、引进企业,无论是在烟蔬种植、规模养殖,还是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产品加工等方面,他们始终奋斗在一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加强党员帮扶 带动群众增收

大寨苗族乡坚持把“党建+就业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抓手,以就业服务为基础,以为产业扶持为重点,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全力推进就业帮扶工作。

大寨苗族乡严格落实“四级包保”制度,安排省、市、县、乡、村等五级100余名党员帮扶干部和驻村干部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行动,党员干部在结对过程中,深入了解被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定期匹配劳动力就业信息与产业用工需求,推荐本地产业优先录用脱贫群众,已积极引导600多名脱贫户参与乡内烤烟产业,务工收入达130余万元。同时,发放小额信贷、产业扶持资金1106.8万元,支持264户脱贫户发展产业,1名已脱贫户获全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位于富民村总投资789.8万元的“苗乡织女园”产业项目即将建成开放,据悉,织女园将建成古蔺县首个“四川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生产车间,以生产苗家刺绣、苗家服饰、蝴蝶香囊等苗族手工艺产品为主,将本地文化融入苗绣技艺,打造独具苗家文化的特色品牌,引导乡内50名妇女基地就业,辐射带动乡内及周边乡镇300名以上妇女灵活就业,每年可带来经济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户均增收至少5000元。(王丁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