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泸州】古蔺县双沙镇:润之树下解三事 红色调解促治理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4-15 17:49:16)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分享到: 更多

87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长征转战古蔺的途中,在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白沙场崔家祠堂(今位于双沙镇白沙社区)召开白沙会议,发布《告全体红色战士书》,拟定二渡赤水计划。从此,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运动战光辉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中国革命一个又一个“有把握的胜利”。

后来,当地的群众为了纪念毛泽东和红军,在崔家祠堂的院角种植了一棵香樟树,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润之香樟”,今已枝繁叶茂、树干参天。

如今,因为紧靠双沙镇人民政府社会治理办公室,“润之香樟”树下的石桌旁常常坐满了群众,俨然成为党员干部接待来访群众、调解矛盾纠纷的“办公桌”“调解室”。许多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就是在树下得到解决的,也有许多群众心中的怨气就是在树下消解的,还有许多昔日怒目的邻里街坊就是在树下握手言好的......

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双沙镇建立“润之树下解三事”红色调解体系,通过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激发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战线中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激情,整合党员、退休干部、乡贤人士等社会力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撬动基层治理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强化党建引领,汇聚治理势能

依托双沙镇深厚红色文化底蕴、良好群众自治基础,探索实行“党建+社会治理”新模式,成立镇级红色调解中心,在各行政村(社区)以及旅游、医疗、交通等行业设立红色调解工作室,在调解室建立临时党支部,并设支部书记,以党建引领汇聚基层治理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降低信访案件数量、提升基层治理成效。

提高建设标准,规范工作机制

双沙镇建成红色调解中心1个、行政村(社区)红色调解工作室15个、行业专门红色调解室2个,共有红色调解员87人,配备专门的调解室、档案柜、电脑、打印机等办公场所及设施设备,建立健全红色调解工作流程、红色调解工作回访制度、红色调解员工作守则等工作机制;在工作方式上,强调主动排查、靠前服务,实现矛盾纠纷受理、调查取证、组织调解、服务效果回访全过程服务。

赓续红色血脉,永葆为民初心

贯彻四渡赤水精神内核,践行民心守护工程,将红色调解室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窗口,在群众身边搭建起公信力高、服务意识强、有治理能力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双沙镇各红色调解室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3件,做到“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推动社会治理实现法治、自治、德治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从白沙会议,到“润之香樟”,再到红色调解体系,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脉络和坚定信念在双沙这片红色热土上薪火相传、历久弥坚,必将引领5万双沙儿女在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