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金家村6组地处海拔近2000米的竹林坡片区的老拱山,散杂居着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9户30余人,多年来,海拔较高、交通困难、水源缺乏等问题限制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解决产业发展约束,帮助各族村民过上好日子,格里坪镇党委、政府经过实地考察,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与技术扶持,结合金家村6组实际情况引入杏树种植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杏树种植现已发展成为金家村6组的支柱产业。
夏季来临,一走进金家村6组,漫山枝繁叶茂的杏树映入眼帘,一颗颗金黄的、艳红的、翠绿色杏子悬挂枝头。“这片杏林约180亩,杏子品种从山东引进种植,果子金黄色的叫金太阳,艳红色的叫丰园红,翠绿色的叫珍珠油杏。”据金家村副主任、彝族汉子李发国介绍,作为农业产业振兴项目,自2020年1月以来,采取户企合作的模式,由企业承租村民耕地,并聘用当地劳动力对杏树进行管护。在进一步实现国土增绿、林业增效的同时,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种植产业,提高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经过两年多的管护,今年终于挂果了,估计能收2000多斤,高兴!”正在为杏树修枝、护果的村民杨明海满脸笑容地说:“企业承租我家这片山地一年给6万元的租金和8万元的果园管护费。如果丰收了,我们还可以分红,每年净收入可达20万元,这个收益比种包谷好太多了。”
格里坪镇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少数民族村民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将“荒山坡”变成“金土地”,百亩杏树结出“杏”福硕果,各族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