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全域动员建设好。珙县按照村民自治、联合自建、自管国帮的“三自模式”,推进农村公路改善工程、通村通畅工程、村道联网工程等交通民生工程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2280.327公里,161个村已全部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目标,86.5%村民小组通硬化路,今年正在实施33个通组路项目,到年底实现90.3%村民小组通硬化路,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 多方联动管理好。整合交通路政、运管、公安交警、农林农机等部门力量,从货场源头、固定治超站、道路流动“三管齐下”联动开展“双超”治理,联动开展“双超”治理,在乡(镇)设立交管站13个、村级交管队177个,按照公路等级限宽、限重通行开展路产路权保护,及时查处、制止破坏和损坏农村公路设施的行为,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制定率100%。
三、 专群结合养护好。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投运县级公路养护应急中心,出台《珙县农村公路养护考核办法》,压实工作责任,增添养护设施,做好经费保障,每季度考核评比,年终兑现考核。村级道路日常养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以农村公路管养为重点的村级公益事业管理岗位600个,公益岗位向当地脱贫户、边缘户倾斜,实现发展与帮扶、建设与管理良好结合,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
四、 城乡共重运营好。疏堵结合,积极探索农村客运发展新模式,按照“政府政策引导、乡镇主体监管、部门行业服务、企业规范经营、安全便捷利民”的发展思路,采取“片区经营、合理收费、多种经营、财政补贴、自负盈亏”方式,投运160台小型客车,新建村级招呼站(牌)486个,开展镇村便民运输,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日益增强。